當前位置:水工業網 > 新聞 > 新環保法一路走來 回應各方期盼

新環保法一路走來 回應各方期盼

來源:中國環境報 發布時間:2014-4-30 瀏覽次數: 更多

         一審

  順國情民意,環保法首修
  最大變化,增設“監督檢查”一章
  時間:2012年8月
  法條:47條
  與現行法相比,增設第五章“監督檢查”,目的是強化監督檢查措施,落實政府責任
  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發布國家環境綜合性報告和重大環境信息
  將第二章改為“環境管理”
  首次規定科學確定符合我國國情的環境基準
  規定國家對重點污染物實行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1979年開始試行、1989年正式通過實施……2012年8月27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對環保法修正案草案進行首次審議。
  與現行法相比,一審稿最大變化是將原環保法關于政府責任的一條原則性規定,擴展為“監督檢查”一章,并規定公民有權向有關政府和部門申請公開環境信息。
  時任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汪光燾在談到這一修改時說,落實政府和排污單位責任,是歷年代表議案中突出關注的問題。近些年,涉及環境與資源保護的行政人員違法案件呈上升趨勢。對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濫用行政權力和不作為的監督缺乏法律規定是現行相關法律的共性問題。因此草案擴展增加“監督檢查”一章,目的是強化監督檢查措施,落實政府責任。
  據介紹,本次條文修改是“針對部分重點內容”的“階段性修改”。內容主要有4個方面:修改總則,體現新時期國家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指導思想;調整篇章結構,突出強調政府責任、監督和法律責任;完善環境管理制度,保護改善我國環境質量;進一步明確企業責任,完善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制度。
  談及為何修改環保法,汪光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稱“這是代表議案建議連續多年提出的意見,也是對現行環保法和相關法律評估的結果。”
  他說,因為有關環境保護主要法律制度,環保法與其他相關法律之間在銜接上存在問題,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一是與各單項污染防治法不一致的制度措施需要盡快統一;二是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些制度設置需要及時修改;三是實踐中一些行之有效的行政責任和問責制度需要補充進來。
  誕生于計劃經濟年代的環保法,早已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據統計,從1995年八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到2012年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全國人大代表共2474人次以及臺灣代表團、海南代表團提出修改環保法的議案78件。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環保法修正案后,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和建議。一個月內,共收到9572位網民的11748條意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審稿公布后,幾乎遭到了環保界主流聲音的一致抨擊。
  9月26日,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提交了一份專家聯名意見書。這份意見書的簽署者匯集了馬驤聰、汪勁、王燦發、王樹義、呂忠梅等12名國內環境法學界知名學者。這些平時治學嚴謹的學者,集體表達了“失望”。
  多家環保NGO也以各種形式表示反對,其主要說法是一審稿大大落后于當前環境形勢,有限的修改無實質意義,例如事關環境根本問題的環境公益訴訟、公眾參與、生態損害賠償等均未涉及。
  11月,環境保護部在其官網上掛出3500余字的長文,提出多達34條修改意見,引來媒體熱議。
  二審
  恰逢人大換屆,修法體現生態文明理念
  最大變化,環境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寫入草案
  時間:2013年6月
  法條:59條
  與一審稿相比,將第五章改為“環境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引入環境公益訴訟制度
  修法理念發生重大變化,體現為總則提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污染者擔責的原則”
  體現全社會共同參與理念,將保護環境義務細化為政府、企業、公民三方
  首次規定“國家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引入“按日計罰”制度
  2013年6月2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對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進行了審議。修法期間,2012年11月8日,黨的十八大召開,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高度,明確提出五位一體的戰略部署。
  草案二審稿根據黨的十八大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和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從定位、基本制度及主要內容等方面對二審稿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
  一是修改完善環境監測制度,增加“建立環境信息共享機制”的規定。
  二是增加規定,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并規定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是明確聯合防治協調機制,規定國家建立跨行政區重點區域、流域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聯合防治協調機制,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監測,實施統一的防治措施。
  四是增加環境經濟激勵措施,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污染物排放已經達標的基礎上,通過采取技術改造等措施,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的,以及按照產業結構和城鄉規劃布局調整的要求關閉、搬遷、轉產的,人民政府應當依法采取財政、價格、信貸、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支持。
  五是進一步強化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環境質量的責任,增加規定未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準的重點區域或者流域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限期達標規劃,并采取措施按期達標。
  六是加強對引進外來物種等行為的規范,規定引進外來物種以及研究、開發和利用生物技術,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
  七是增加規定國家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與一審稿相比,二審稿最大變化是將第五章“監督檢查”改為“環境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規定了環境公益訴訟制度。草案規定,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中華環保聯合會以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環保聯合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依據黨的十八大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二審稿增加“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規定。并將保護環境作為國家基本國策寫入草案,明確“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污染者擔責的原則”。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王毅說:“這是第一次在法律中規定環保國策,意義重大,代表了未來文明發展的方向。”
  “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是我國環境污染事件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草案引入“按日計罰”,加大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
  規定:“企業事業單位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松花江水污染造成150公里污染帶,對污染者開出最高罰單100萬元,然而,據專家測算,治理污染卻需投資100多億元。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對污染者罰到頂就是100萬元。
  北京大學資源、能源與環境法研究中心主任汪勁認為,“按日計罰”是個很大的突破,也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這將有利于對環境損害的遏制,也有利于讓環境執法硬起來。
  2013年7月19日~8月1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開門立法,草案二審稿再次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共有822人提出2434條意見。其中爭議最大的當推環境公益訴訟主體僅規定了中華環保聯合會一家。
  三審
  再三斟酌修改,只為反映社會關切
  最大變化,以修訂方式全面修改環保法
  時間:2013年10月
  法條:65條
  與二審稿相比,草案最大變化是將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為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
  首次提出政府應加大環境保護財政投入
  賦予環保部門查封扣押權
  首次對土壤環境保護作出原則規定
  首次規定國家機關應使用節能節水產品
  首次規定排污許可證管理制度
  環評機構弄虛作假也要罰
  2013年10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三審環保法草案。作為備受公眾關注的一次法律修改,如何進一步加強違法責任追究、完善公益訴訟制度、健全官員環保績效考核等成為與會人員討論的熱點。
  與二審稿相比,三審稿最大變化是將環境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為環境保護法修訂草案。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考慮到環境公益訴訟是一項新制度,宜積極穩妥地推進,確定環境公益訴訟主體范圍也需要考慮訴訟主體的專業能力、社會信譽等因素,防止濫訴。
  三審草案規定: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依法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登記,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信譽良好的全國性社會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政府應加大環境保護財政投入。增加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財政投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擬訂經濟政策應考慮環境影響。為進一步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增加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擬訂經濟、技術政策,應當充分考慮對環境的影響,聽取有關方面和專家的意見。
  環保部門可查封扣押排污設備。增加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可以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查封、扣押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的設施、設備。
  進一步明確生態保護補償機制。2013年4月舉行的常委會會議聽取了國務院關于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提出要建立生態補償長效機制,明確了生態補償機制的主要方式。增加規定:國家加大對生態保護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落實生態保護補償資金,確保其用于生態保護補償。國家鼓勵和引導受益地區和生態保護地區人民政府通過協商或者按照市場規則進行生態保護補償。
  對土壤環保問題作出原則規定。增加規定:國家建立土壤環境調查、監測、評估和修復制度。當前,土壤污染已經成為環境保護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有關方面正在加緊研究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本法作為規定環境保護基本制度的法律,應當對土壤環境保護問題作出原則規定。
  環評服務機構弄虛作假應擔責。增加規定:接受委托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弄虛作假,致使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嚴重失實,對建設項目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負有責任的,除依照有關法律規定予以處罰外,還應當與項目建設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此外,草案還規定了環保考核結果應當向社會公開、增加對單位主管人員人身處罰、國家機關應使用節能節水產品等。
  三審稿沒有再次向社會公布,也沒有表決。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傅瑩對記者說,通常一部法律三審通過了就可以付諸表決。但是環保法修訂又增加了審議,就是為了更好地吸納社會才智、吸納社會各方面意見,更好地反映社會關切。希望能夠切實制定出一部高質量、管用的新環保法。
  四審
  凝聚最大共識,高票通過
  最大變化,從“污染防治法”到“生態環境保護法”
  時間:2014年4月
  法條:70條
  與三審稿相比,草案進一步調整立法目的,將總則第五條“污染者擔責”改為“損害擔責”
  為提高公民環境意識,規定每年6月5日為環境日
  明確國家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制度
  首次規定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環境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
  明確環境監察機構法律地位、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4月24日表決通過了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法律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這次環保法的修訂,主要包括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提高公民環保意識;明確生態保護紅線;對霧霾等大氣污染的治理和應對;明確環境監察機構的法律地位;完善行政強制措施;鼓勵和組織開展環境質量對公眾健康影響的研究;排污費和環境保護稅的銜接;完善區域限批制度;完善排污許可管理制度;對相關舉報人的保護;擴大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加大環境違法責任等12個方面。
  長期以來,誕生于計劃經濟體制、已經實施25年的環保法,與經濟社會發展特征和新理念明顯不相適宜,存在諸多根本性問題。
  同時,長期單純追求GDP增速的粗放發展模式,導致我國環境形勢日益嚴峻,能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新鮮的空氣成了人民群眾的期盼。近些年,從廈門、大連、四川什邡、江蘇啟東、浙江寧波到廣東茂名,先后爆發的“涉環保群體性事件”告訴我們,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生問題。
  黨十八大提出“美麗中國、永續發展”的概念,并首次將生態文明寫入黨章。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成為重要議題之一。
  在此背景下,如何從立法層面緩解公眾的環境恐懼,平衡公眾訴求與經濟發展關系,探索中國環境保護新路,已成為中國發展改革的重要命題。“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環保法修訂自然受到多方關注。
  據了解,修訂后的環保法進一步明確了政府對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職責,完善了生態保護紅線、污染物總量控制、環境與健康監測及影響評價、跨行政區域聯合防治等環境保護基本制度,強化了企業污染防治責任,加大了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法律制裁力度,還就政府、企業公開環境信息與公眾參與、監督環境保護作出了系統規定,法律條文也從最初的47條增加到70條。
  委員們一致認為,修訂草案貫徹了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回應了社會的呼聲和人民群眾的期盼,定位準確、思路清晰,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法律的通過,對促進我國經濟轉型、環境保護,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將起到重要作用。
  環保法大事記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1989年,正式實施
  2011年,《環境保護法》正式列入十一屆全國人大修法計劃
  2012年8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一審
  8月31日~9月30日,草案第一次面向社會征求意見
  2013年6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二審
  7月19日~8月18日,草案第二次面向社會征求意見
  2013年10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三審
  2014年4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四審
  2014年4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
  環境公益訴訟 主體不斷拓寬
  一審:沒有規定環境公益訴訟制度
  二審:主體為中華環保聯合會
  第四十八條 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中華環保聯合會以及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環保聯合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審:全國性社會組織
  第五十三條 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依法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登記,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信譽良好的全國性社會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四審:社會組織
  第五十八條 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符合下列條件的社會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依法在社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二)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
  符合前款規定的社會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提起訴訟的社會組織不得通過訴訟謀取經濟利益。
  按日計罰 從無到有從粗到細
  一審:未列入
  二審: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第四十九條 企業事業單位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三審:沒有變化
  四審: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第五十九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
  前款規定的罰款處罰,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按照防治污染設施的運行成本、違法行為造成的直接損失或者違法所得等因素確定的規定執行。
  地方性法規可以根據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增加第一款規定的按日連續處罰的違法行為的種類。



環保法相關新聞信息
環境信息相關新聞信息

暫無評論信息

IE expo 2014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

本周熱門新聞

本月熱門新聞

查看中國水工業所有信息     行業新聞 - 市場動態 - 企業動態 - 廠商 - 產品 - 招標 - 論文 - 案例 - 方案 - 圖紙 - 軟件 - 課件 - 政策法規 - 標準規范 - 市場研究 - 會展 - 招聘 - 圖書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日本孕妇大胆孕交| 久青草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va欧美在线观看| 毛片让我看一下毛片|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亚洲第一页中文字幕| 欧美丰满大乳大屁股流白浆| 亚洲国产精品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婷婷电影网|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97纠| 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妖精视频免费网站| jizz在线看片|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114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不卡| 美女和男生一起差差差| 又黄又爽的视频免费看| 爱情岛亚洲论坛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在线|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手机看片福利永久国产日韩| 中国内地毛片免费高清| 在线看的你懂的| 5566中文字幕| 国产国产东北刺激毛片对白| 美国式家庭禁忌| 免费在线看视频|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图片|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拧花蒂尿用力按凸起喷水尿| 一级人做人爰a全过程免费视频| 国产裸体歌舞一区二区| 高清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