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資源集團建設南非第一個采礦水凈化廠
南非經濟中心約翰內斯堡以東135公里的小城eMalahleni,是南非的煤炭、鋼鐵以及電力中心,占全國發電量的70%。這個地區的工業以及生活用水基本來自11公里外、蓄水量達1040億升的威特班克水庫,也就是象河上游的一塊重要水體。看起來這里水量豐沛,但是,由于沿河分布大量的礦區和電廠,象河上游的供水被評級為“緊張”。 然而,除了工業用水,eMalahleni當地51萬居民也需要生活用水,兩者呈相互爭奪之勢。這使得eMalahleni跟南非其他黑人聚集區一樣,當地居民的經濟福利遭到全國經濟發展的剝削。因此,水資源,就從環境保護層面上升到國家政治層面。
在此背景下,經過十年的研究和發展,英美資源集團決定把第一個采礦用水凈化廠建在南非。該集團投入3000萬蘭特(約1760萬人民幣)與必和必拓、以及eMalahleni市政當局共同建立eMalahleni水處理工廠。從2007年開始,這個水處理工廠對英美資源的Landau煤礦、Greenside煤礦、Kleinkopje煤礦,以及提供給必和必拓已停產的南威特班克礦區的地下水進行處理。
比傳統的礦水處理工廠多增加了兩套凈化、超濾以及自己研發的膜滲透處理程序,這家水處理工廠可以把礦水凈化為飲用水。經過一年多的工廠操作優化,以及隨后的二期工程擴建,從2014年初開始,工廠每天可產達到飲用水標準的3000萬升,水復原能力達86%。其中,近80%的水直接進入當地水庫,其余的水再送回英美資源的Landau、Greenside以及Kleinkopje三個礦區,以及包括必和必拓在內,其他礦業合作伙伴的礦區,進行礦水的循環使用。
雖然目前賣循環水的收入還遠遠不能覆蓋凈化水的成本,但是英美資源集團的這一舉動,并非單單是因為受到環境保護的壓力,更是為了集團長遠的利益。
“英美資源集團每年抽取1390億升水,其中70%的水來自評級為‘緊張’的水體,這對于集團來說,是最大的安全風險。”英美資源電煤項目的水力主管Thubendran Naidu對記者說:“所以,雖然看起來我們的項目并不盈利, 一直在燒集團的錢,但是這對于集團的長遠發展來說,十分重要。”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組織的評估,到2011年,英美資源集團已經實現70%的水可循環利用。而南非的這個水處理工廠,只是英美資源集團的第一步,它計劃在2020年實現水恢復能力,2030年達到中性水采礦能力。而在2013年10月的礦水再利用大會上,南非水資源委員會以及國際水資源協會等機構共同認為,實現礦水再利用最重要的問題就卡在礦業與電力企業領導人的遠見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