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排水集團完成了五環內外287座橋區預案的修改修訂,形成總計約21萬字的預案內容。20座更新改造泵站的橋區,更是預案隨著施工進度走,一遍遍地修改,排水細節一遍遍反復敲定。
手拿預案 立交橋區往哪排水精準定位
去年,排水集團已經為279座立交橋區編寫了初步的汛期排水預案,今年,預案進行了完善和升級,擴大到了全市287座橋區,設計得異常細致。“更精準,準確無誤,也更容易看懂。”排水集團防汛搶險大隊調度中心負責人戴愛京說。
287座立交橋包括五環內立交橋和五環外部分排水集團所管轄的下凹鐵路橋,這其中,下凹式的有110多座。“雖然非下凹式立交橋大部分情況下不會積水,但出于安全起見,我們也全部編寫了預案。”戴愛京說。
從今年1月開始,排水集團防汛搶險大隊的人員轉遍這些橋區,就足足轉了兩個月。看什么?看周邊管線,看積水了搶險單元停在哪里,看往哪抽。所有現場勘查的內容,要編寫成圖文兼備的預案,以便所有搶險單元的負責人能人手一份,即便不是自己備勤的橋區,在增援別的橋區時,到了現場一看,對照預案就能精準地找到停車點、排水點、雨污管線的位置。
今年,北京首次啟動立交橋蓄水池大規模建設,這也為現場勘查帶來了難度,泵站升級和蓄水池工程建設導致立交橋區的地形環境不斷變化,今天勘查完了,搶險單元停在這里抽水沒問題,隨著工程進展,橋區環境發生了變化,又要去現場確認新的抽水地點。再加上排水集團今年提出“還路于民”,大型搶險單元搶險時盡量不占用道路,方案也要重新調整、布置。
這一切,使得今年橋區預案反復勘查、反復確定細節、反復修改。287座橋區預案先后修改四次,預案文字達到約21萬字。20座更新改造泵站橋區的預案,分時間段看現場定方案共計8次,根據現場施工進度,制定了不同階段的應急搶險方案。
雨沒來時 下凹橋區怎么排水反復踩點
汛前,各搶險單元長都要熟悉橋區,一遍遍地轉,考慮一旦積水該怎么抽。
以西南三環的橋區勘查為例,排水集團防汛搶險大隊西南三環搶險單元長梁會春說,他反復查勘了七八次。首先要確認橋的高度;其次,要確認設備的停放地點。積水點到抽排點的距離是多少,備多少水管合適,最多可以布多少水管,其他支援的車停哪里合適,抽到哪里合適,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豐益橋建有調蓄池,梁會春不得不根據施工進度反復勘查,一點點改變搶險單元的停放位置,包括出水管線做的怎樣了,現在能不能排水了,都要與施工方隨時溝通,在汛期里不停調整。
甚至連豐益橋周邊的增援單位,從豐臺大橋和雙營的單元如何過來支援,如果遇上爆堵,該從什么路線繞行過來,都得布置一遍,細致到過程中有沒有限高、有沒有道路特別窄、有沒有道路在施工或斷路,都需要一一考慮。
梁會春這樣的工作,每個橋區的單元長都得同樣調查。目前,全部下凹橋區都擁有自己的個性排水方案,即一橋一預案,每個橋區至少配備兩個單元支援,每個單元至少有兩條行進路線,到達現場后至少有兩套抽水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