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12(第四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北京中持綠色能源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彩斌以工程實踐為基礎,對分級分相厭氧消化技術進行詳細介紹。李彩斌介紹,公司以協同厭氧消化技術為核心,對區域內的污泥、餐廚垃圾、綠化垃圾、糞便等有機廢棄物進行綜合處理處置!胺旨壏窒鄥捬跸夹g”就是在此基礎上的研發成果。所謂分級分相,即在不同溫度級,呈現不同生物相,溫度分級正是分級分相厭氧消化組合技術的亮點之一。 
北京中持綠色能源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彩斌 溫度分級:第一級采用高溫強化水解反應器,實現細胞壁破壁,釋放內容物,并強化內容物和多糖類物質的水解和酸化,從而保證有機物的降解率;第二級采用中溫反應器,實現產乙酸和產甲烷。 生物分相:第一級在高溫下運行,溫度在40-50度之間,該溫度適合水解酸化細菌生長,抑制產甲烷細菌生長;第二級控制在35-38度之間,適合產甲烷抗菌生長,通過溫度分級自然形成了生物分相,不同微生物在各自最佳環境下生長。 高濃度厭氧消化:物料濃度控制在8-10%,較常規厭氧提高一倍,消化池溶劑可縮小一倍;物料加熱,反應池保溫等熱耗相應降低;對于已建有厭氧消化設施的污泥處理設施,可略加改造即可增加處理能力,增加的能力可用于處理其他有機廢棄物。 李彩斌在對該技術進行整體介紹的同時,以實踐項目為基礎進一步展開深入分析。寧?h城北污泥處理處置廠采用“分級分相厭氧消化+深度脫水+土地利用”工藝路線,將縣域內的污泥、糞便等有機廢棄物集中到城北污泥處理處置廠進行集中厭氧協同消化處理。廢棄物經過處理后能夠降解有機物,殺滅病原菌并降低含水率,經過處理后用于園林綠化的營養土。 總處理規模為日處理含水率80%的污泥150噸,糞便40噸,其中一期工程處理能力為日處理含水率80%的污泥75噸,糞便30噸,每天可產27.56噸營養土,3200m?沼氣,發電6100kW.h。項目采用分級分相厭氧技術,突破了剩余污泥厭氧消化技術難關,縮短了停留時間并提高了產氣率;采用高含固率和協同厭氧消化工藝,縮小了厭氧消化反應器的容積,減少了系統用熱量;項目的建設為城市提供了一座綠色生態基礎設施,實現了生物質能和營養物質的循環利用。 該項目由北京中持綠色能源環境技術有限公司采用DBO(設計-建設-運營)模式進行建設,是國家863示范工程,并獲得了國家發改委專項資金的支持。項目于2012年03月竣工投產,6個月來運行穩定。經過半年的實踐,李彩斌對“分級分相厭氧消化”協調技術進行總結:高含固率厭氧消化能夠降低消化系統池容,節能降耗;分級分相厭氧消化沼氣品質高,含硫量低;消化處理能夠明顯改善脫水性能;沼渣深度脫水后堆置可以對沼渣實行快速腐熟;沼渣用于綠化能夠促進植物生長;產生的沼氣用于發電大于系統自用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