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7.21大暴雨”將整個京城變成“汪洋大海”,多個地區路段嚴重內澇致人死亡,尤其二環廣渠門出現死人悲劇令人唏噓。慘痛的生命代價引發人們對城市內澇問題的多角度思考,眾多指責的矛頭指向北京的排水系統與相關政府部門的預警機制。推動排水系統的升級改造和內澇預警系統的完善,亟需建立較為全面、詳盡、可靠的雨澇信息管理系統。準確詳實的雨澇及基建工程等信息是各項防內澇工作的必要前提,助于工作推進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去年6月23日,北京強降雨同樣導致嚴重內澇,“陶然碧波,安華逐浪,白石水簾,蓮花洞庭,大望垂釣,二環看海,機場觀瀾”的特殊“海景”調侃地點明了北京幾個主要的內澇地區。今年北京內澇地區分布與去年有所不同,廣渠門積水嚴重情況令人意外,反映出北京內澇點的收集與公開工作有待加強。近日,在由中國水網、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搜狐公益聯合舉行第十一期環境講壇上,北京建工學院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車伍在探討城市內澇問題時提出,可將易澇地區與隱患地區排查摸底,并進行信息公開,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內澇隱患點的收集與公開,不僅有助于市民加強防災減災的意識,也能促進內澇區排水設施的改進與應急機制的加強。; 車伍介紹,新西蘭的雨洪管理水平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已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現代雨洪管理體系,在很多方面值得我們借鑒。車伍詳細介紹了新西蘭最大的城市——奧克蘭的先進雨洪管理信息體系。奧克蘭全面、詳盡的雨洪信息管理系統在整個的雨洪管理體系中至關重要。該信息系統以GIS系統為基礎,包括管網信息、百年泛洪區、洪澇敏感區、地表徑流路徑、洪澇敏感區、已知的雨洪問題、未來的雨洪基建項目、全市河流普查結果、地表植被評價等。奧克蘭的民眾通過寫信、發電子郵件或打電話等方式向政府報告的雨洪問題也會被收錄其中。所有雨洪相關的問題都被集中存放在一個系統中,為后續的研究、決策、工程建設及管理等提供了有效的基礎數據和資料,便于以整個流域或分流與為基礎考慮和解決問題,有助于及時發現新的問題和制定最為恰當的解決方案。; 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我國部分城市也開始嘗試內澇點信息化工作。2012年汛期前,深圳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繪制出《全市重點易澇點整治分布圖》和《深圳市防洪體系分布圖》,然后根據分布圖分解、細化各區防洪工程建設管理和重點易澇點整治任務,提高防洪排澇效益。廣州建立了完善的氣象監測預警中心以及配套的新型探測系統、預報預警和應急信息發布系統。遇到暴雨時,通過自動氣象站和監控攝像頭監控全市雨量情況,計算機會分等級顯示出全市的內澇風險點。今年8月,廣州市水務局首次向社會全面公布了市區26個內澇點的位置,責任部門以及值班電話,大大地提高了市民的防范意識與脫險概率。; 作為首都,北京嚴重內澇的慘痛教訓暴露出其排水系統與預警機制的不足。車伍表示,北京應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加強內澇點的收集與公開工作,建設詳實可靠的雨澇信息管理系統,提高降雨與內澇預報的信息化,并在此基礎上從規劃、工程、管理、應急等多方面加強城市內澇整治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