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污泥中提取微生物蛋白
一項成功消化城市污泥的技術成果——“微生物蛋白提取方式的污泥處理及資源化技術”近日在天津濱海新區(qū)塘沽科技局組織的專家鑒定會上獲得通過。與會專家對天津裕川公司與天津大學合作攻關的這項成果,給予了“技術總體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評價。 綜合性技術的三大特點 天津裕川公司董事長劉成林對記者說:“我們歷經5年時間進行科技攻關,投入了上千萬元資金取得了這項綜合性技術成果。”微生物蛋白提取方式的污泥處理及資源化技術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是核心技術——污泥微生物蛋白提取技術,這一技術以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泥或滿足一定條件的工業(yè)廢水污泥為原料,以氧化鈣為主要水解藥劑,在105℃~185℃下采取熱堿水解工藝完成污泥中微生物蛋白的提取;這個方式的污泥蛋白回收率超過了50%,微生物蛋白產品濃度可達到30%以上或制成干粉。二是微生物蛋白的資源化應用技術,從污泥中提取的微生物蛋白是性能優(yōu)良的蛋白發(fā)泡劑,它的提取既不占用資源,生產過程也衛(wèi)生環(huán)保,產品具有生物降解性。裕川公司利用所提取的微生物蛋白成功進行了蛋白泡沫滅火器和泡沫混凝土保溫材料的制造試驗,以此開發(fā)的泡沫滅火劑超過國家泡沫滅火劑標準的要求;開發(fā)的泡沫混凝土砌塊優(yōu)于國家泡沫混凝土砌塊行業(yè)標準的要求,不僅性能上可取代目前使用廣泛但耐火性能差的聚苯板等保溫材料,而且可以使建筑成本降低12%左右。三是污泥處理殘渣的資源化應用技術,污泥處理殘渣營養(yǎng)元素豐富,有大量的氮、磷、鉀和小分子蛋白等元素,這些元素均可通過壓濾方式將含水率降低到48%,因此脫水后的污泥殘渣無需進一步穩(wěn)定處理即可直接作為綠化土或加工成有機肥利用;裕川公司對使用這項技術的污泥處理殘渣和一般綠化土植物生長進行了對比試驗,證實其促長效果顯著,利用這些殘渣進行的有機肥配置加工試驗也順利完成。 這項技術與傳統(tǒng)的污泥處理處置相比,具有處理周期短(僅需3小時~4小時)、占地少、投資運行成本低和資源化產品附加值高等特點。 技術應用前景廣闊 記者在裕川公司示范工程現(xiàn)場看到,一座日處理30噸污泥的工業(yè)化示范設施在運轉。車間里,工人們通過反應器內的熱堿水解及固液分離提取微生物蛋白質,污泥中的蛋白回收率達到50%以上,蛋白液產品濃度達到30%以上。提取的微生物蛋白質成品具有的良好發(fā)泡性、優(yōu)異穩(wěn)定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可應用到綠色泡沫滅火劑和泡沫混凝土保溫材料的生產中。副產品污泥殘渣的含水量下降到50%以下,可直接用做城市綠化土或加工成有機肥施用,從而徹底解決了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無出路的大難題。由于在提取蛋白技術工藝條件下,污泥中攜帶的病原菌、寄生蟲等有害物質均被分解,降解為小分子多肽、氨基酸等,污泥中的重金屬在水解過程中達到穩(wěn)定態(tài)。據相關檢測報告顯示,提取蛋白后剩余的殘渣作為綠化土或綠化肥使用不存在病原菌的污染威脅,且殘留在污泥殘渣中的小分子多肽與氨基酸、腐植酸等,與普通有機肥料相比,其中的營養(yǎng)物質更利于作物的吸收。此外,殘存在污泥中的少量COD也得到了分解。 目前,裕川公司已建成年處理1萬噸的污泥的示范工程并實現(xiàn)了連續(xù)穩(wěn)定運行。這項技術已申請發(fā)明專利4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fā)明者發(fā)表國內外論文3篇,在國內引領了污泥微生物蛋白企業(yè)標準。 裕川公司崔靜博士對記者說,經過推算:這項技術的設施占地面積僅為堆肥的5%~20%;運行成本在不計算資源化產品收益時與堆肥持平,僅為焚燒的50%左右;蛋白溶液產品和有機肥的市場銷售價格可達到3500元/噸和600元/噸以上。如采用這項技術處理1萬噸污泥,相對于填埋處理可節(jié)約土地15畝;相對于焚燒處理可以節(jié)約燃煤700噸,直接減排二氧化硫2.4噸、二氧化碳1400噸;同時可回收750噸30%濃度的蛋白溶液和4000噸綠化土。如全國每年有250萬噸污泥(約為污泥產生量的10%)采用這項技術處理,則相對于填埋處理可節(jié)約土地3750畝;相對于焚燒處理可節(jié)約燃煤17.5萬噸,直接減排二氧化硫600噸,二氧化碳35噸;同時可回收19萬噸30%濃度的蛋白溶液和100萬噸的綠化土。 目前,天津裕川公司已建成日處理30噸污泥的工業(yè)化示范工程,正在建設日處理300噸的污泥處理設施。同時,已完成日處理污泥30噸、50噸和100噸的設備設計,具備提供日處理30噸~300噸污泥的成套設備能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