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膠南市易通熱電公司開元生物質燃料廠,這家工廠負責膠南市的城市污泥干化處置項目,經過兩年技術攻關,該公司城市污泥干化處置技術獲得新突破,無需再添加粉煤灰等輔料就可干化成形進入鍋爐焚燒發電。
易通熱電公司于2009年8月研發投產的污泥焚燒發電項目,將城區各污水處理廠產生的城市污泥,按比例添加粉煤灰等輔料后,經高壓壓濾工藝干化處置制成燃料餅,全部用于熱電廠焚燒發電,實現了城市污泥的變廢為寶、無害化處理利用。
“但這項技術依然存在不小的問題。”易通熱電公司副總經理李振文告訴記者,“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粉煤灰的添加比例一般都在15%到20%,這樣添加的后果造成對熱電鍋爐的磨損比較嚴重,但不加的話,脫水效果又達不到,無法成形。”
為了解決污泥料餅中粉煤灰含量高、不利于入爐燃燒的難題,易通熱電公司成立專門科技攻關小組,終于研發成功干化處置新配方。“新技術工藝采用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鋁等添加劑替代粉煤灰,使料餅總量減少50%,而發熱量卻提高800大卡以上,降低了料餅入爐燃燒時煤炭的摻燒比例,生產效率大幅提高,設備使用壽命可延長三分之一。”開元生物質燃料廠廠長張玉波介紹。
據介紹,采用新技術后,每立方污泥的處理成本降低了6.1元,而生產能力卻大幅提高,日處理660噸的污泥在采用新技術前需要八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而現在僅需要四條就能滿足。僅此一項,年可增加經濟效益110萬元,年可替代煤炭9600噸,節省煤炭資金800多萬元。
治水也治泥
與開元生物質燃料廠一墻之隔的,就是膠南市最大的城市污水處理廠——膠南市中科成污水處理廠。長期以來,城市污水處理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治水不治泥,污水處理后產生的含水量在80%的大量污泥困擾著城市環境。據了解,目前城市污水處理廠產生污泥的處理和處置,歸納起來主要有衛生填埋、土地利用、焚燒和投海四種辦法。
張玉波曾到南方深圳等城市考察過當地的污泥處理,他告訴記者:“南方很多地方現在依然還在采用最原始的填埋方式,用編織袋將污泥裝好,提前做好防漏層,車輛將編織袋裝好的污泥運至目的地后就地掩埋,這樣的處理方式成本高,而且容易對土地造成二次污染。”
李振文告訴記者:“從目前來看,以焚燒為核心的處理方法是最徹底的處理方法,它能使有機物全部碳化,殺死病原體,可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泥體積,并通過提高爐床燃燒溫度來避免有機物焚燒產生二惡英等劇毒物質。”
根據易通熱電公司的測算,污泥干化產生的物質料餅可采用循環流化床進行焚燒,污泥經高溫焚燒后產生的灰體積將縮小90%以上,有毒有機物熱分解徹底,焚燒產生的能源可回收利用,而焚燒產生的廢棄灰、渣可作為建材材料使用。
產業鏈向后延伸
解決了這項技術難題后,易通熱電公司依然沒有滿足,在污泥焚燒發電的基礎上,該公司已經開始探索干化污泥在其他用途上的應用。
“目前在做的主要是延伸產業鏈,將污泥干化處置后造粒,可進一步提高入爐燃燒效率,與此同時,將原料餅粉碎后造成顆粒,還可以作為有機肥料用于農業生產,經過現在的技術測試,園林綠化施肥已經完全沒有問題,而應用于農業施肥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李振文說。
此外,除了膠南當地的污泥處理外,該公司可承接西海岸其他區市污水處理廠運來的污泥,且生產規模可根據污泥處理的實際需要進行擴建。并且現在正逐步探索與全國各地城市污泥處理單位采取不同方式的合作,“方式一就是由我們公司提供技術并負責建設、調試,收取技術服務費;方式二則是由公司全包建設,交鑰匙工程,調試合格后交予使用并根據項目進度支付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