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北湖新區處理城市中水的北湖水質凈化濕地工程日前正式投產。這將進一步涵養水源、凈化水質,對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水質的保障起到積極作用。 據了解,北湖水質凈化濕地工程位于北湖新區老運河下游,北湖東北側、南側的湖灘地區域,是南水北調東線治污工程的關鍵控制單元。工程占地面積約3800畝,分北區、南區兩個區域,總投資6700萬元。北區2200畝,其中復合潛流濕地區260畝,共分為16個單元,處理規模每天5.5萬噸,現已投入使用。南區1600畝,處理北湖新區污水處理廠排放的一級A中水,日處理規模兩萬噸。 與普通污水處理廠不同,北湖水質凈化濕地項目采用“復合潛流+水平潛流+表面流+穩定塘”的國際先進處理方式。濕地人為地在有一定長寬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上用土壤和填料(如礫石等)混合組成填料床,讓污水在床體的填料縫隙中流動或在床體表面流動,同時在床體表面種植成活率高、抗水性強、生長周期長的水生植物。 據了解,現已種植了蘆葦、蒲草、睡蓮等150余種水生植物,既美觀,還可凈化水質。 記者了解到,北湖水質凈化濕地處理的主要是濟寧市中山公用水務有限公司所排出的中水,水中COD為50毫克/升以下,氨氮含量冬天在8毫克/升以下,夏天在5毫克/升以下。經過復合潛流濕地、水平潛流、表面流、穩定塘方式處理過后,其設計出水標準COD為20毫克/升以下,氨氮含量為1毫克/升以下,可以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