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開展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工作
根據今年8月《水利部關于加快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東莞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首批45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之一。為盡快開展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工作,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東莞制定了方案并報國家水利部審批。
東莞市政府將成立由市長袁寶成任組長的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領導小組,統籌推進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協調重大問題。
同時建立公眾對水生態環境意見和建議的反映渠道,引導公眾積極參與珍惜水資源、保護水生態、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活動。
人水和諧 科學發展
東莞的水生態文明試點工作將依據4項原則逐步展開。
堅持人水和諧,科學發展。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尊重自然規律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力相協調,通過創建活動改善民生,提升群眾的生活水平。
堅持保護為主,防治結合。規范涉水生產建設活動,落實監管措施,著力實現從事后治理向事前保護轉變。在維護河庫生態系統的自然屬性,滿足居民基本水資源需求基礎上,突出重點,推進生態脆弱河流和水鄉地區水生態修復,建設優美水景觀,保護水資源。
堅持統籌兼顧,合理安排?茖W謀劃水生態文明建設布局,統籌考慮水的資源功能、環境功能、生態功能,合理安排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堅持因地制宜,彰顯特色。結合東莞水資源特點、水環境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注重體現嶺南水鄉特色,重點在水系連通、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等方面規劃建設一批重點項目,推進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觀念、技術和模式的創新發展,通過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領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
五大體系保護修復水生態
《方案》確定本次試點的重點建設區為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包括石龍鎮、萬江街道、中堂鎮、望牛墩鎮、麻涌鎮、石碣鎮、高埗鎮、洪梅鎮、道滘鎮、沙田鎮以及虎門港等10個鎮街和一個港區,土地面積為510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積的20.7%。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河涌整治、景觀提升、濕地建設等,保護和修復水鄉生態系統,把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建設成為水生態和諧、水文化繁榮、水景觀優美的水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主要通過五大體系來實施,即科學高效的水管理體系、配置合理的水保障體系、系統完善的水安全體系、人水和諧的水環境體系、嶺南特色的水文化體系。五大體系中規劃46個重點建設項目,其中水保障體系工程10項,水安全體系工程3項,水環境體系工程28項,水文化體系工程5項。
以上項目的實現,將積極爭取國家及省的資金支持,加大地方財政投入和水投融資等手段來落實資金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