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城區是一座資源型缺水的山城。近年來,延安不惜財力、人力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投資9.29億元啟動了“引黃濟延”工程。但是,與此同時,城市里每天產生的經處理后達到污染物排放一級B標準的中水卻未得到有效利用。筆者認為,政府在大動干戈開辟水資源的同時,更應把大量的可利用的中水好好利用。
開辟新的水資源固然好。據專家評估,“引黃濟延”工程完工后,幾十年內寶塔城區將不再為缺水發愁。可水資源是有限的,幾十年后咋辦?所以,寶塔城區一方面要開辟新的水資源;另一方面更要節約水資源,做好中水回用。
如果人們在工業生產、綠化澆灌等生產生活的諸多方面都能充分利用中水,就可解決大量自來水。不但節約了水資源,而且節約了生產自來水過程中的用電、用藥,對節能減排也起著一定作用。中水回用不論是從現實作用上講還是從長遠思維上講都重大意義。
鑒于此,要盡快改變“缺水又放水”的局面,把中水回用工程當作迫在眉睫的大事來抓。盡快在城區內實現中水回用,在開辟和節約水資源相結合中合理用水,給子孫后代傳下涓涓清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