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用的自來水水質怎么樣?余氟等含量超標嗎?天氣漸熱,無錫市民的用水安全被提上日程。5月8日從衛生部門獲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無錫市區飲用“二次供水”的人數約21萬,約占市區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但從日常管理到輸配設備的維護,“二次供水”存在不少隱患。
老樓:1萬個屋頂水箱沒改造
前天上午,記者跟隨南長衛監所來到陽光城市花園二次供水監測點,該監測點設在地下車庫,只見泵房內設有二個儲水池、管道、閥門、水泵機組等。執法人員戴上口罩,用專用容器到取水口采集樣本。在一個下水管道口,記者發現一個鋼絲罩罩在管道口。“這是防止老鼠躥進去爬到上方的儲水池。”物業人員說,這里是專門供高層居民使用的二次用水,一年清洗二次,一次是物業工作人員自行清洗,一次是請專門清洗人員來洗,費用每次大約3000元左右。“少請一次清洗隊可以減少一些支出。”
“這里屬于衛生狀況較好的二次供水單位,有很大一部分老小區,二次供水處于無人管理狀態。”衛監執法人員說,目前一些老新村的多層居民住宅小區多采用屋頂水箱二次加壓集中供水。但這些老小區增壓站設施落后、水泥蓄水池和鋁鋅管老化,導致水質濁度、余氯等指標降低,水龍頭流出“黃水”、“紅蟲”等現象屢有發生。據初步測算,全市城區及各鄉鎮(不含江陰、宜興)共有屋頂水箱2萬多個,目前改造了8000多個,還有1萬多個沒有改造。
究其原因,除了老樓房管道設計有缺陷,二次供水設備陳舊,無法達到要求外,還涉及資金、制度等多種原因。據初步測算,按照標準屋頂水箱改為容量5m3的不銹鋼水箱(厚度0.7mm),每個改造安裝費用約5000元,屋頂的管道和防凍保暖費用600元,1.2萬個屋頂水箱全部改造完畢約7000萬元。同時,屋頂水箱的清洗及運行維護還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據初步測算,2人為一組,一天一般清洗2個,2萬個水箱每年清洗二次,需要清洗人員200個,還要安排人員周期性的巡視、檢查,需要約40個工作人員。如此高昂的費用,對于一些效益較好的產權單位來說或許還可以承受,對效益差的就十分困難。
新樓:每半年至少“洗澡”一次
“事實上,二次供水在市民中知曉率非常低,有九成人認為自來水是自來水公司直接供給。”市衛監所有關負責人說,“二次供水”是單位或個人將城
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設施供水,經儲存、加壓,通過管道再供給用戶使用的供水方式。目前無錫8層以上的樓房,基本采用樓下建蓄水池,樓上設水箱,然后通過再次加壓的方式給用戶供水。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市在建高層住宅小區200個,已建高層住宅小區350個。
高層建筑供水只能依靠二次加壓,可加壓過程中的水質安全如何保障?據衛生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從去年全市的監測點發現,法規要求二次供水單位每年必須清洗1-2次,個別單位卻2-3年才進行一次清洗。而有些管水員沒有按法規要求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泵房及水池周圍衛生不潔,堆放雜物,地面積水,余氯自檢登記、衛生自查情況較差。
另外,由于各小區的供水模式除了使用加壓設備外,有的使用水庫和屋頂水箱,有的采用無負壓、有的采用減壓閥,供水模式不統一,加壓設備更是五花八門。
城區和宜興納入國家飲用水衛生監測網絡
目前衛生部門正在修訂《無錫市城鄉供水管理條例》,將通過立法,明確房管、衛生、公用事業、物價等相關部門在二次供水中的職權職責,有效解決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運行維護管理費用問題。衛生法監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城區和宜興被納入國家飲用水衛生監測網絡。從前天開始,在全市城區和宜興開展最大規模的飲用水監測。監測從城市擴展到農村,20個末梢水的監測點,有的設在餐館,有的設在商鋪,有的可能就是你家的水龍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