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自來水集團總經理劉鎖祥在做客北京城市服務管理廣播“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時表示,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郭公莊水廠將于2014年底建成,每日新增供水50萬立方米。屆時,城區日供水能力將達350萬立方米,南城水壓不足的問題將成為歷史。
劉鎖祥說,目前,本市中心城區實際供水量已經接近每天300萬立方米的極限,且用水需求每年都在增加。郭公莊水廠建成后, 中心城區能處理南水北調原水的主力水廠將增至4座,可極大地緩解中心城區特別是城南地區供水壓力不足的局面。
據介紹,本市中心城區8800多公里供水管線平均管齡為17年,大部分管線都處在“青壯年”,使用了50年以上的管線僅有100公里。今年,北京自來水集團將對永內大街、臺基廠大街等37條大街50余公里供水管線實施改造;同時對250公里小口徑普通鑄鐵管、鍍鋅鋼管等管線進行內噴涂防腐處理和改造,共計改造300余公里。除更換管線,自來水集團還在城區設置3000多個探頭,組建龐大的找漏隊伍,監測和排查跑冒滴漏現象,每年管網事故率下降14%左右。
對市民關心的自來水水堿問題,劉鎖祥表示,有水堿析出并不代表自來水水質不合格。本市主要水源為地下水,水質為碳酸鹽型。水堿主要由鈣鎂離子構成,水在煮沸過程中,鈣鎂離子以結晶顆粒形態從水中析出,產生白色沉淀物,就是人們俗稱的水堿。國家標準規定,自來水硬度不超過450毫克/升,本市市政自來水均在380毫克/升以下。據專家介紹,水的硬度對人體健康基本沒有影響,而飲用燒開后的自來水是安全的。
有市民反映家中自來水發黃,劉鎖祥認為主要是由于戶內供水管線使用了不符合現行標準的管材,這些管材不具備防腐能力。當夜間或長時間不用水時,管壁會生成一層薄薄的鐵銹,當打開水龍頭放水時,鐵銹就隨著自來水一塊放出,形成黃水。目前新建小區都使用鋼塑管材,基本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老舊小區的管線管齡較長,有可能出現內部被腐蝕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