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輸送8000噸 保證市民正常供水
東川城區抗旱供水應急飲水工程于3月底竣工,今后一旦城市供水出現困難,此工程將每天向城區8萬人輸送8000噸清水,補充城區正常供水,保證市民能喝到水。 本報訊 記者黃河清攝影報道 “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要想方設法把水引出來,讓所有群眾有水喝。”投資206萬元的東川城區抗旱供水應急飲水工程已于3月底竣工。當城市供水出現困難時,啟動此工程后,每天將向城區8萬人輸送8000噸清水,作為城市供水保障系統的補充。 昆明市的旱情越來越嚴重。從今年1月份到目前,東川區的旱情形勢也非常嚴峻。長時間不下雨、庫塘又蓄不起水,這讓東川區人畜飲水、農業、林業等方面的受災情況變得嚴重。為此,東川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抗旱保民生工作,成立了區委書記任指揮長的抗旱救災指揮部,將抗旱保民生保供水放在首位,突出重點找水源,抓好蓄水工程建設。目前,東川區今年42件抗旱保供水應急飲水工程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補充缺水村組人畜飲水。其中,負責城區8萬人飲水的城區抗旱供水應急飲水工程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雖然東川城區目前的供水還能基本保障,但按照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形勢也不容樂觀。建這個應急工程,主要是要體現它的‘應急’,讓市民在沒有水喝的時候能喝到它引過來的水。”東川區水務局防汛抗旱辦公室主任李光川說。由于東川區特殊的地質條件,土壤很難蓄水,所以市民喝的水都是淺層地表水,加之沒有成庫條件、匯流面積和受益面積,就無法興建更多水庫。東川區目前僅有在建的壩塘水庫和野牛水庫,庫容量隨著天氣的不斷干旱正在逐漸減少,城市供水形勢緊張。
東川區市民周女士說:“東川區一直都缺水,特別是今年,如果再不下雨,我住在城里也將喝不到水了,而城區抗旱供水應急飲水工程的順利完工,至少能保障我能喝到水。這樣的工程非常好。” 對找不到應急水源,無法實施應急飲水工程的缺水村組,東川區各鄉鎮組織專業送水隊伍,拉水解決人畜飲水。東川區六個鎮(街道辦)都配有抗旱送水車,目前已為飲水困難群眾送水近3000車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