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將有一股清泉從尋甸縣清水海水庫,途經63公里,源源不斷注入昆明的松華壩水庫。
從這一歷史時刻開始,昆明主城區將每天增加20萬立方米的供水水源。如果這些水源全部用上,昆明的供水量就能從目前的每天77萬立方米左右,恢復到往年同期90萬立方米左右。這對連旱三年、目前已出現明顯供水缺口的昆明來說,無疑是一件能讓全市市民歡欣鼓舞的大事。
今天,晚報記者也將趕赴清水海水庫,見證清水海工程實現試通水的這一關鍵時刻,并繼續探究清水海“解渴”干旱昆明的更多細節。
解渴春城 預計將調水1500萬立方米
2007年,昆明的第一個引水工程——掌鳩河工程開始向昆明供水后,昆明的實際日供水量從過去不足90萬立方米增加到了150萬立方米以上。這一工程在兩年后——昆明遭遇第一年干旱的時候,成了“救急兵”,讓昆明主城區的市民在那一年避開了渴水之苦。
然而,連續三年的干旱使得云龍水庫的水位線降低到死庫容之下,今年昆明主城區的人們也不得不開始承受起“保時段供水”的壓力。
正在此時,清水海水庫試通水的消息傳來,就好比“久旱逢甘霖”,昆明主城區居民在今年雨季來臨前的吃水問題即將被迎刃而解。
“清水海引水供水項目一期工程引水總量為1.04億立方米,相當于每天可引水28.5萬立方米。”昆明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施偉告訴記者,從4月1日開始至今年6月30日雨季來臨時,昆明將按照每天20萬立方米的取水量從清水海水庫取水,其中15萬立方米調入松華壩水庫,用以補充昆明主城區的供水需求;其余5萬立方米將注入寶象河水廠,用以供應空港經濟區。預計到今年6月上旬,昆明將從清水海水庫調水約1500萬立方米,確保昆明城市供水的需求。
供水保證 應急泵站抽水送昆明
與云龍和松華壩等水庫一樣,清水海水庫目前也受到了干旱的影響,蓄水嚴重不足。擴建后的清水海水庫擴容從原來的11000萬立方米增加到15417萬立方米,但是目前的蓄水量僅有3800萬立方米,不到總庫容的1/3。
“清水海水庫的死水位線是2161米,但是目前的水位線只有2160.2米左右。”低于死水位線的蓄水量已經無法實現之前的自流供水設計,只能靠人工協助。于是,施工人員在清水海水庫建設了一個應急抽水泵站,15根PE管同時作用將水庫中的水抽出,送入老麥沖隧洞,繼而流向昆明城。
庫容不大的清水海水庫,供水能力卻不少。得益于上游的板橋河、石橋河、新田河水庫及塌鼻子龍潭給及水源。目前,石橋河、板橋河、新田河3個上游水庫的200萬立方米蓄水將被調入清水海水庫,以補充庫存水量。
而在清水海水庫的下游,還有擴建后的金鐘山調蓄小水庫。在上游隧洞或管道運行出現問題或需要檢修時,它可以作為備用水庫,保證1個月的供水。
將來,除了將以上水源調入昆明外,清水河左支和右支、恩則河及羅白河等水源的部分水量也將被匯聚通過清水海引水輸水工程調往昆明。
引水之路 “大路”不通改走“小巷”
當昆明市民家中的自來水管中流出清水海來的水時,你不會知道清水海水庫的水并不完全是通過設計中的隧洞引向昆明的,而是另辟蹊徑般選擇了一條“小巷”而來。
原來,為了減少占用地和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清水海引水供水項目的引水、輸水線路更多地選擇從“山肚子”里穿行,總長75公里的引水和輸水線路中有59公里都是隧洞。但因為這個跨流域實施的項目途經的地質情況復雜,部分標段因地質原因數次發生塌方和泥石流災害,嚴重阻礙了工程進度。
“今年2月2日,在余家莊隧洞掘進到只剩38米的時候,再次出現了大量涌水,80多米的隧洞支護垮塌,無法按計劃工期貫通隧洞。”昆明主城區的人們還等著清水海水庫的水源解渴呢!為此,專家論證提出方案:集中力量貫通余家莊隧洞左側的輔洞,保證在4月1日水源流過。
類似的“輔洞”被稱為旁通洞,就是目前清水海水源所走的“小巷”,這樣的“小巷”只有原設計隧洞的1/3大,每秒流量只有2.3個立方米,比原隧洞每秒6個立方的流量小一半還多,但它卻能加快清水海引水輸水工程中隧洞的掘進速度,將清水海水源盡快引向昆明、解渴昆明。為了貫通這樣的“小巷”,施工人員不惜每天三班倒,每班兩小時,日夜兼程才使其貫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