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121件增蓄應急供水工程建成通水
雙柏縣白竹山引水應急供水工程經過3個多月的奮戰,于3月26日建成通水,西城社區下王家村村民王啟榮擰開自己家的水龍頭,從去年9月就滴水不出的水管,“嘩嘩嘩”地流淌出清澈的水。笑得合不攏嘴的王啟榮連聲說:“好啦,好啦,有水啦!感謝黨委、政府……”伴著旱區群眾的喜悅,省委、省政府“確保121件增蓄應急供水工程3月底全部建成通水,為旱區群眾解渴”的目標如期實現。 1月5日,硯山縣紅舍克提水增蓄工程正式通水,周邊2.2萬人喝上清潔水、2000畝農田有了保苗水;1月24日,昆明大五山水源提水工程并網通水,目前已累計向旱區供水70多萬立方米;2月28日,既救近渴、又解遠憂的馬龍縣黃草坪抗旱應急補水工程通水,眼下每天供水5萬立方米,為縣城及周邊村莊8萬人解渴;遠期能全面保障縣城及周邊村莊20年內的生產生活用水。3月16日,玉溪市清水河流域調水入飛井海水庫應急工程通水,6月底以前玉溪城區40萬人的用水基本無憂。截至昨日,121件增蓄應急供水工程已全部建成通水,共投入資金7.56億元,增蓄水量2.22億立方米;解決了54個縣市區的28座城市、87個鄉鎮約670萬人、51.9萬頭大牲畜的飲水安全和30多萬畝農田的春耕用水。同時,這批應急工程不僅能解眼前之渴,還能供長遠之需。 應對連續3年干旱,確保供水安全必須盡快開辟新的應急水源,解燃眉之急。省委、省政府果斷決策,決定將在重旱區建設增蓄應急供水工程,作為確保“不讓一個人因干旱喝不上水”最關鍵的措施加快實施。省水利廳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深入重旱區進行實地踏勘,按照保重點、幫貧困、兼顧城鄉原則,在重旱區優選建設121件增蓄應急供水工程;急事急辦,省級3億元補助資金陸續到位;項目涉及的9個州市54個縣,迅速行動,一方面積極配套建設資金,另一方面用建“生命工程”的力度和速度,組織協調各方力量,千方百計加緊建設增蓄應急重點項目。(記者 張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