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工建設淮水北調骨干水資源工程,實施淮河臨淮崗樞紐綜合利用工程,推進引江濟淮(巢)前期工作。加快青弋江分洪道、水陽江、滁河等長江重要支流項目建設,加強長江崩岸應急治理。實施726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災害防治等建設。
記者從省水利廳了解到,淮水北調工程是以淮北、宿州兩市工業供水為主的跨區域調水工程,兼有生態環境改善和沿線農業灌溉補水功能。近期在一般年份調用淮河豐富過境水向淮北、宿州供水,置換現狀和新增工業對地下水的開采,而在干旱年份則視淮河或洪澤湖水源情況相機調水,不足部分再重啟當地地下水應急,遠期可結合引江濟淮提高工程的水源保障程度和增加供水量。擬從淮河提引水至香澗湖調蓄后,沿劉園干溝、三八運河注入新汴河,經淮北市黃橋閘向北延伸至蕭縣岱山口閘,輸水干線全長266公里。工程抽淮流量每秒50立方米,近期年均調水2.4億立方米,遠期借助引江濟淮水源年均調水可增至5億立方米,基本滿足淮北、宿州兩市發展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