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市環保局對大沽河治理工程中的水質保護情況進行實地考察。記者獲悉,到2015年底,大沽河流域一級水源保護區將全部隔離,并新建10座水質自動監測站。目前,大沽河治理工程的各區流域標準堤段已經完工。
9日上午8時許,記者跟隨青島市環保局“環保世紀行”小組抵達膠州市膠東鎮,該鎮的正陽路以北大沽河西岸的2.53公里,就是此次大沽河治理工程中的膠州流域示范區樣板段。站在河堤遠眺,河道經過人工清淤后,水流通暢,波光瀲滟。
“最先開工的就是河槽清淤工程。”負責大沽河膠州段右岸工程技術的蘇偉介紹,今年2月份起,對2.61公里主河槽進行清淤,使主河槽達到400米~1100米,保證泄洪能力。同時,2.53公里河堤重新修筑堤防,抗洪能力從可抵御30年一遇洪水提升到50年一遇。在施工現場,已經修筑一新的堤壩平坦寬闊,車輛、自行車通行自如。經現場測量,堤防頂寬共14米,沿河側為3米寬的人行道和自行車道,中間是2米寬的綠化帶,8米寬的機動車道,為了保證道路行駛安全,道路兩側還各設置了0.5米寬土路肩。
據了解,大沽河自上游共流經萊西、平度、即墨、膠州、城陽四市一區,而上游則為重要的飲用水源地。市環保局表示,今年起,加快一級保護區隔離網或其他隔離設施的設置,原則上每年不少于5公里,目標是到2015年流域范圍內一級保護區全部完成隔離。同時,收緊建設項目審批關口,凡是對水源地和當地生態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影響的建設項目,一律不予審批。同時,還將在大沽河流域建立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分布在各支流重要水源地、干支流交匯處等,計劃到2015年,全流域建設10座水質自動監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