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在科技合作周主題研討會之中以水處理技術研討會上了解到,中以國際科技合作產業園今日將接受科技部授牌,正式成為我國第六個國家級國際創新產業園,也是廣東第一個。
該產業園將主打水處理技術,其中多段生物技術處理污水、農村污水治理、人工濕地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備受關注,也將為東莞治理水污染發揮重要作用。
產業園計劃明年動工
昨日,中以國際科技合作產業園董事長潘華耿介紹,中以國際科技合作產業園自今年5月31日奠基后,目前已經落實規劃設計,計劃明年上半年動工,在一年半到兩年內建成第一期。而產業園的運作也是同步進行,目前已經與以色列26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屆時將進駐產業園。
他說,中以國際科技合作產業園從一開始就受到科技部和廣東省科技廳及東莞市的關注和支持,并一直致力于將其打造成高新技術產業化中心、高科技創新企業孵化中心、高端人才聚集中心和優質資本匯集中心。“11月1日,產業園將接受科技部授牌,正式成為我國第六個國家級國際創新產業園。同時,我們將與省發改委一同向國家發改委匯報,力爭將此項目列入國家發展重點項目。”他說。
將幫助東莞治污
中以國際科技合作產業園落戶東莞松山湖,也將對東莞的水處理產生深遠影響。目前,正在實施的松山湖高新區工業污水處理廠一期尾水提標工程正在進行當中,預計明年1、2月就可完工。
潘華耿說,中以合作的水處理技術在東莞也是大有可為,對東莞治理水污染也幫助很大。“東莞的造紙業污水處理,垃圾滲濾液處理,工業廢水、生活廢水、河涌污水治理,農村水網建設等,利用以色列水處理技術,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他還介紹,中以國際科技合作產業園在東莞落地,還有一層考慮就是通過以色列水處理技術和中國實際相結合,融合成新的水處理技術,再依靠東莞制造業優勢,兩者結合來拓展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