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將在今日蓄水通航,一座保障長株潭城市群生產生活用水,升級濱水景觀帶建設,極大改善湘江通航條件,兼有灌溉、公路交通、發電等多重功能的樞紐已經初具雛形。本報10名熱心讀者、拍客也應邀于今日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湘江建設成“東方萊茵河”,如果沒有水,這將無從談起。湘江長沙綜合樞紐的蓄水通航,將渠化湘江長株潭河段,形成長達133公里的庫區,把長株潭三市沿江兩岸有機地連接在一起,構成一個帶狀的濱水區域,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庫區城市群。從今日起,大壩26.6米的蓄水位將大大高出長沙供水警戒線,市民再也不用擔心枯水期造成的供水問題。
根據建設進度安排,今年的首次蓄水水位初步定在26.6米左右,能確保湘江長沙段至株洲段千噸級輪船一年四季通航;到2014年樞紐工程全面建成后,蓄水位將常年保持在29.7米,可以確保2000噸級輪船全年暢通。
在今后的建設中,還包括因樞紐工程修建而新增的過湘江通道——黃橋大道、發電量可供23萬戶普通家庭使用的樞紐電站等。未來的樞紐,功能將更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