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縣科學保護漓江,做活漓江水系生態文章,使漓江水質今年更上一層樓。據今年9月22日前的漓江斷面豐、平、枯水期評價,漓江水質已由去年的國家三類標準提升到國家二類標準,成了全國內地流經城市最好河流之一。
陽朔縣金寶鄉原有100多家竹涼席廠,產生的廢水經傳統處理排入漓江支流遇龍河,遇龍河水質僅為國家四類標準。2009年后,該縣投資2100萬元,引進先進的“物化+生化組合+深度處理+廢水循環、固廢綜合利用”污水處理工藝,日處理500立方米廢水和8噸廢渣,保證遇龍河景區常年高于三類水質,使遇龍河景區每天吸納萬人漂流。
以前,陽朔縣城內的雙月溪、桂花溪和鳳鳴溪等,曾是臭熏熏的“水溝”,游人望而卻步。近年來,該縣投資1.9億元開展水系整治,將遇龍河水引進了城,鋪設排污管6000多米,建設疊水瀑布群、鵝卵石壁畫、風雨亭、石拱橋,新建綠化帶1.8萬平方米等,再加上投入6000萬元進行夜景亮化工程,使整座縣城華美“轉身”為一座大型觀光園,令中外游客流連忘返。
“十一五”以來,陽朔縣先后投入資金1億元,關停、拆除漓江及其支流沿岸工業企業146家;投資兩億多元,建日處理污水兩萬噸的污水處理廠1個,建日處理垃圾90噸的生活垃圾處理場1個;投入2000萬元實施漓江綠化、彩化、花化、果化工程,設計總長度56公里,建設總規模6000畝。這些措施已逐漸發揮效應,使漓江水質明顯改善。
如今,該縣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100%,地表水水質優于國家三類標準,空氣質量每年達一級標準天數超300天,環境承載力顯著提高,促進了旅游業和諧發展。該縣先后獲得“中國旅游強縣”、“中國縣域旅游百強縣”、“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等稱號。今年7月份,該縣又喜獲“2010年度廣西科學發展十佳縣”的榮譽稱號。今年1至8月份,該縣接待中外游客560萬人次,同比增長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