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四川省環(huán)保廳網(wǎng)站公布了《2010年度四川省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huán)境狀況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內(nèi)容。綜合評估結果表明,我省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總體良好,但我省部分水源水質堪憂,主要受糞大腸菌群、總氮、總磷、總硬度、錳等常規(guī)指標影響。與2009年相比,糞大腸菌群影響范圍呈增長趨勢。
根據(jù)《報告》內(nèi)容,2010年,四川省不同類型水源地中,湖庫型水質狀況最好,河流型次之,地下水型水質有待改善。其中,糞大腸菌群為我省河流型飲用水源地首要影響因子,影響范圍較廣,主要分布于攀枝花、宜賓等7個城市,涉及12個水源地。
地下水型水源地中,德陽西郊水廠水源地和廣元市吳家浩水廠水源地受地質條件影響,分別存在錳、總硬度超標。《報告》建議注重殺菌,確保飲水安全。
《報告》稱,13個城市涉及18個水源地存在道路穿越風險。
截至2010年底,德陽、廣元、巴中、馬爾康、西昌5城市既未建立風險源名錄又未建立危險化學品運輸管理制度,水源風險管理狀況均為零。如果一旦發(fā)生泄漏等事故,將直接影響水源水質安全。
自貢、攀枝花等7個城市10個水源二級保護區(qū)仍有287.27萬噸生活污水未經(jīng)處理直接排放。《報告》建議,關閉水源地二級保護區(qū)排污口,逐步解決開放性水源地給排水交錯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