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味刺鼻的稀泥,不一會兒便變成聞之無味的干泥餅。8月10日,董家塅污水處理廠多普生污泥處置示范工程演示出的“魔法”,讓參觀者嘖嘖稱奇。
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物質,含水率一般為80%,它作為介于液體和固體之間的濃稠物,很難通過沉降進行固液分離,當前已成為全國眾多城市面臨的難題。
董家塅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1.2萬噸,產生污泥6至8噸。該工程采用多普生多維降阻法污泥常溫深度脫水工藝,可實現污泥的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
工程占地約1000平方米,是全市首個污泥處置工程,于年初啟動建設,目前已完成建設,正在進行設備調試,預計下月正式啟動運行,污泥處置能力可滿足董家塅污水處理廠所需。
工程通過攪拌、加壓、加藥、加濾、壓榨等多重環節,使得污泥成為干泥餅,含水率可降至40%至50%,體積可縮小約70%;工程能有效去除污泥中的有害物質,干泥餅達到國家混合填埋標準;干泥餅還可進行焚燒,產生的熱能可用于發電或供熱。
為什么要處置污泥?
1.二次污染: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機物、營養物質和有害成分,簡單傾倒、填埋將引發環境污染問題。
2.占地面積大:污泥含水率高、體積大,填埋需占用大量空間。
3.運輸很不方便。
我市污泥處置現狀如何?
“重水輕泥”,使得全國污泥處置形勢嚴峻,我市亦然。
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市區已建成董家塅、龍泉、霞灣、河西等多家污水處理廠,每日處理近30萬噸污水,產生170多噸污泥。目前,這些污泥運往垃圾場填埋,處置方式簡單。
解決上述難題,需邁過以下兩道關鍵門檻:
一是技術路線。在董家塅、龍泉等污水處理廠建設污泥處置示范工程,試驗不同的處置工藝,以找到適合我市的最佳技術路線。
二是費用。根據初步概算,我市污泥處置費用每年高達數千萬元。再加上處置工程建設費用,資金缺口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