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專家稱,成都第二水源選址在都江堰范圍之外,可降低對其水源的過度依賴。
2日,成都市自來水公司負責人做客成都電臺新聞頻率《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就市民關心的相關問題作出了解答。水利專家陳渭忠解釋道,應急水源主要用于突發的水污染事故,第二水源則是長期的骨干供水工程。成都市自來水公司水質中心主任謝海英表示,申請一戶一表應盡量以單元為單位提出申請。
成都供水能力是否超負荷?
20萬噸清水水庫可起緩沖作用
據成都市自來水公司運營中心主任陳世恩介紹,目前成都日均用水量達到了158萬立方米,相較現在設計的178萬立方米的供水能力,還有20萬立方米的余量。然而,今年成都最高日供水量接近180萬立方米,是否已經超出了成都的供水能力?據陳主任介紹,除了設計供水能力之外,還有兩方面的因素影響著供水能力,包括約20萬噸清水水庫,有20萬立方米的調節容積,可以起到緩沖的作用,以及設計之外的10%的超負荷能力。因此,目前能夠應對用水量的增長。
泥石流是否會影響自來水供應?
相關部門會及時啟動應急方案
泥石流災害的發生是否會影響成都自來水的供應?成都市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賈代林表示,一旦遭遇污染,成都市自來水公司和政府相關部門會及時啟動水源應急方案。賈介紹,公司建立了水源的連續數據圖像在線平臺,加強對水源的預警監測。針對已出現的一些突發污染情況則采取工藝手段,包括投入上千萬元在常規水處理工藝基礎上,包括PAM投加、氫氧化鈉投加等多套應急處理系統,對高活度原水、氨氮污染、部分化學污染等進行處理,確保安全供水。
應急水源建設進展如何?
上個月已經開始使用
成都應急水源建設進展如何呢?賈代林說,早在上個月,位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磨兒潭突發應急水源已經開始使用,磨兒潭水庫的建設也進入了前期的實施階段。成都的第二水源擬選在位于崇州的李家巖水庫。水利專家陳渭忠道,應急水源主要用于突發的水污染事故,第二水源則是長期的骨干供水工程,既可以和現有水源互補,也可以在應急時發揮作用。成都現有供水區域集中在都江堰,第二水源跳出了都江堰,能夠降低對都江堰水源的過度依賴,讓城市供水更加有保障。
個人如何申請一戶一表?
盡量以單元為單位提出申請
市民許先生打進熱線,想要改變目前他所居住的小區中一個單元一個水表的情況,以個人的名義申請一戶一表。成都市自來水公司水質中心主任謝海英表示,并不建議單個客戶提出一戶一表改造的申請,因為單個客戶提出戶表改造所涉及到的問題非常復雜,一方面是成本問題,一方面是戶表改造過程當中會涉及到占用公共資源,比如通道等,根據物權法規定這需要全體小區業主同意才能進行施工,所以,她建議盡量以單元為單位提出戶表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