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革命老區四川萬源市寨子河水庫工程開工建設。工程建成后,該市城區定時限量供水將成為歷史,20萬群眾飲水將不再難。
據了解,寨子河水庫工程是以城市供水和農業灌溉為主、兼有鄉村人畜供水功能的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建成后水庫正常蓄水位877.50米,總庫容1175萬立方米,可為萬源城區近20萬人提供生產生活用水,并解決該市太平鎮、白沙鎮和茶埡鄉等鄉鎮1.94萬畝耕地灌溉和農村人畜用水。工程總投資3.82億元,工期45個月。
“夏旱十年九遇、伏旱十年七遇,常發生夏伏連旱。”萬源市是革命老區,也是國家級貧困縣,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該市災害頻繁,主要災害性天氣有夏、伏、秋旱,洪澇,大風,冰雹,低溫冷害,低溫連陰雨等,據《萬源縣志》近百年旱澇史統計,萬源市干旱以夏伏旱危害最大,近30年來干旱更趨頻繁。2010年10月至今年3月,該市降雨量同比減少八成,4個多月干旱造成該市42.8萬人不同程度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6.6萬畝、成災面積4.58萬畝,萬源市委、市政府不得不作出“先保人畜飲水,后保春耕生產”的決定。缺水已成為嚴重制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瓶頸問題。
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萬源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現場辦公研討解決城區生產生活用水辦法:設立觀音峽臨時抽水站取水、從梨樹鄉沿河道鋪設15千米薄膜引水、從偏巖子管道引水等,這些只是解燃眉之急的權益之計。從根本上解決城區及周邊地區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問題,只能是在城區上游興建一座中型水庫。
擬建水庫所在的寨子河流域人煙稀少,只有零星農戶,植被較好,水質良好;水庫壩址以上集雨面積20.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來水量1844.7萬立方米,水量充沛,可滿足城區群眾生產生活用水。萬源市委、市政府把寨子河水庫作為“十二五”期間全市重點水源工程和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為此,該市請求省水利廳派出專家工作組論證城區上游擬建寨子河水庫的可行性,并力爭將寨子河水庫建設納入渠江流域重點水利工程建設規劃。
在申報寨子河水庫期間,省委書記劉奇葆、省長蔣巨峰、省委副書記李崇禧以及省委常委、副省長魏宏、鐘勉等省領導相繼作出重要批示,達州市委書記焦偉俠,達州市委副書記、市長何健分別作出批示,要求下決心解決革命老區群眾飲水難問題。在省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萬源市委、市政府強化領導,市級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按照“特事特辦”原則,加快推進建設水庫的前期各項工作。
四川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應邀對擬建的寨子河水庫進行查勘和資料收集,先后編制了《四川省萬源市寨子河水庫工程初步查勘報告》、《四川省萬源市寨子河水庫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去年10月,《四川省萬源市寨子河水庫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組織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核工作。今年5月,取得省發改委對寨子河水庫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立項批復。
“先移民,后工程。”萬源市千方百計地全力作好移民安置工作,保障移民合法權益,并注重后期扶持。工程建設征地直接搬遷農村農業人口17戶64人,按照移民安置規劃,移民在本村安置,其移民的社會關系、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均未改變;移民安置后,人均建設用地面積較安置前有所增加,移民居住房屋均按磚混結構和磚木結構修建,部分移民告別交通難歷史。加之國家和省、市惠利于移民的安置政策和補償補助等,移民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寨子河水庫將于2015年竣工并投入運行。屆時,制約萬源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矛盾這一瓶頸問題將得以徹底解決,該市城區長時期定時限量供水將成為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