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氣象部門最新監測顯示,黃河源頭“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的水體及區域濕地的降水量呈逐年轉好態勢。
根據青海省氣象局遙感中心衛星遙感水體動態和草地動態監測數據綜合分析結果,黃河源頭的“姊妹湖”鄂陵湖和扎陵湖2004年后水體面積總體呈較明顯增加趨勢。鄂陵湖面積由最低點2003年的578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677平方公里,扎陵湖面積由最低點的493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560平方公里。2004年兩湖總降水量為331.8毫米,較歷年偏多9.2%;2010年總降水量為332.2毫米,較歷年偏多10%。
青海省氣象局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青海省自2003年起實施大規模退牧還草工程,并于2005年啟動了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通過這些工程,扎陵湖和鄂陵湖所處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已將生活在黃河源頭核心區內的近2000名牧民遷出。加之近幾年青海省氣象部門在黃河上游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人工增雨作業,使得這里的生態環境逐漸恢復,草地生態環境趨向良性發展,湖泊面積和野生動植物數量逐漸增加。
扎陵湖、鄂陵湖地處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境內,是黃河源頭地區兩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也是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8個保護分區重要區域之一。2005年5月,扎陵湖、鄂陵湖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