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委市政府下發《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南京市貫徹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精神,推動全市水利跨越發展的重要舉措。昨天,南京市水利局負責人接受采訪時介紹,《意見》共分9個部分、28條,緊扣南京實際,對加快水利改革、推動水利現代化建設,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指導性、政策性、可操作性強,極富含金量,將對新時期的南京水利建設產生深遠影響。據悉,今后10年我市水利投入達240億元,到2020年,南京城市防洪標準全面達到100年一遇,其中,主城區達到200年一遇。
5年內基本解決主要江河防洪基礎薄弱問題
南京市位于長江下游,是典型的洪水走廊,也是全省唯一長江穿城而過城市,長江南北岸線近200公里,長度居全省第一。再加上滁河、秦淮河、石臼湖、固城湖,防汛戰線長達1000多公里,每年防汛壓力很大。針對存在問題,《意見》確定了目標任務,通過5—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于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局面,5年內基本解決主要江河防洪基礎薄弱問題,基本建成現代化的水利綜合保障體系,基本建成較為完善的防洪安全保障體系。
據了解,今后5年,南京市長江干堤將全面達到“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設防標準(百年一遇),滁河、水陽江防洪能力總體達20—40年一遇;秦淮河總體達50年一遇;城區、開發區等重點段達到國家規定的城市防洪排澇標準,所有中小型水庫達到規范設計防洪標準,全市防汛防旱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增強。到2020年,南京城市防洪標準全面達到100年一遇,其中,主城區達到200年一遇。
多種途徑解決水利投入不足“短板”
一項統計顯示,新中國成立60周年以來,南京市水利投入80億元。去年南京市水利投入12億元,創歷史新高。“雖然新中國成立以來興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但目前水利發展現狀仍然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南京市水利局負責人坦言,投入不足是最大的“短板”。
為解決錢由誰出的問題,《意見》明確,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充分發揮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將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南京市和區縣財政對水利投入的總量和增幅要有明顯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