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部長陳雷在最新一期《求是》雜志撰文指出,要在保護生態前提下,抓緊建設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連通工程,積極推進一批跨流域、跨區域調水工程建設,大力推進非常規水源利用,全面提高水資源調控水平和城鄉供水保證率。
文章指出,中國水利發展明顯滯后,水利保障水平明顯偏低,已成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突出制約因素。解決中國日益復雜的水資源問題,推動水利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最關鍵、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靠政策、靠制度、靠改革。
文章稱,中央1號文件提出了水利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力爭通過5年到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有利于水利科學發展的制度體系等四大體系。
陳雷在文章中表示,要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在新的起點上奮力推動水利改革發展新跨越,為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提供堅實的水利保障。
——全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區、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任務,從根本上扭轉農業主要“靠天吃飯”的局面。
——突出加強防洪薄弱環節建設。針對近年來嚴重洪澇災害暴露出的突出問題,著力加強防洪薄弱環節建設,力爭在“十二五”時期基本完成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全面完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災害易發區預警預報系統建設。
——大幅提高城鄉供水保障能力。在保護生態前提下,抓緊建設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連通工程,加快南水北調東中線建設和西線工程前期研究,積極推進一批跨流域、跨區域調水工程建設,加快實施西南五省重點水源工程近期建設規劃,盡快建設一批中小型水庫、引提水工程,大力推進非常規水源利用,全面提高水資源調控水平和城鄉供水保證率。同時,繼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
——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大力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大力發展節水型設施農業和旱作農業。建立農業灌溉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制度,加強量水設施建設,改進水費計收手段。完善節水灌溉技術服務體系,積極研發節水灌溉技術和設備。
——繼續實施大江大河治理。繼續推進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設,開工建設一批流域防洪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加強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建設,到2020年基本建成重點流域和區域綜合防洪減災體系。
——深入開展水生態與環境治理。進一步加強重點區域及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水土流失防治,開展生態脆弱河流和地區水生態修復,實施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大力推進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擴大小水電代燃料工程規模,力爭到2020年重點區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生態環境狀況明顯改善。
——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抓緊劃定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全面落實水資源有償使用、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等管理制度,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與考核制度,盡快扭轉水資源過度開發、粗放利用、污染嚴重的局面。
——不斷創新水利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城鄉水務一體化。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落實中小水利工程管護主體、管理責任和管理經費。以鄉鎮或小流域為單元,健全基層水利服務機構,強化公益性職能,核定人員編制,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積極推進水價改革。
文章強調,要廣泛凝聚全社會治水興水合力,充分發揮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綜合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增加水利信貸資金,進一步拓寬水利投融資渠道。強化水利規劃對涉水活動的管理和約束作用,全面推進水利綜合執法,嚴厲打擊水事違法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