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昆明市農、林、水等部門負責人及專家督導組,對冷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進行了調研檢查。經過近三年的努力,冷水河水質由最初的劣V類上升為Ⅱ類以上,部分月份甚至達到了Ⅰ類水質,沿河綠化、濕地等已初具規模,受到了專家的肯定。
冷水河是松華壩水庫的主要入庫河道,起于盤龍區滇源鎮青龍潭,終點入松花壩水庫,全長14.6公里。沿河100米范圍,永久林帶及農改林種帶種植了柳樹、中山杉、水杉等喬木。正值初春季節,成片的涵養林正在抽出嫩綠的新芽。在盤龍區南營、小營等地,盤龍區還修建了大片濕地,整個壩子的水基本從東、西小河進入濕地循環凈化后匯入冷水河,使冷水河沿岸濕地面積達1676畝。 清澈見底的河水許多地方都長了水綿。據專家介紹,水綿的生長顯示這里水質至少在Ⅲ類以上。而從2008年初我市啟動冷水河綜合整治以來,作為全市的飲用水源之一,冷水河水質已從劣V類上升為Ⅱ類以上,1月份甚至能達到了Ⅰ類水質。
在察看了冷水河綜合整治情況后,專家組認為,冷水河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成效顯著。下一步,應加強對河道沿岸的監督管理,杜絕砍伐、飼養等現象回潮,沿岸的塑料大棚也應立即按照規定退出河道100米外范圍。濕地管護中應消除盲點,見縫插針,補種樹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