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所需水資源只能維持到2025年-2030年。”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米東生5日在此間向記者透露,目前,《滇中引水工程規劃報告》已編制完成,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組織審查。
由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城構成的滇中城市群,是云南省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最高的區域,經濟總量占全省的近60%。滇中城市群處于金沙江、瀾滄江、珠江和紅河的分水嶺上,是云南降水量比較低的地區。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600-900mm,且蒸發量很大,人均水資源量為1150立方米,僅為云南平均水平的22%。
缺水將會對滇中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繼而制約云南全省的可持續發展。米東生稱,滇中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所需水資源只能維持到2025年-2030年,目前的清水海調水、掌鳩河引水、正在推進落實的牛欄江調水等工程,都是為了滿足城市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
此前當地媒體報道,滇中引水工程總投資估算680億元人民幣,建設工期10年,年調水量34.2億立方米,工程初擬以迪慶州德欽縣金沙江奔子欄河段為取水水源,受水區包括麗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紅河6個州市的30個縣區。
米東生表示,滇中引水工程將改變云南干旱缺水的局面,改善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促進滇中城市群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