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武漢市農村改水到全面推進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整體工作呈現出“五大轉變”和“八種建管模式”。這些典型做法,得到國家發改委、水利部和省飲水辦的充分肯定。國家水利部農村飲用水安全中心副主任李琪表示,“武漢經驗”值得全國推廣。
5年來,我市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多次得到媒體聚焦,湖北電視臺、武漢電視臺、長江日報、武漢宣傳等媒體先后作過專題報道。
2009年4月29日,水利部組織全國100個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示范縣代表約150人,以及2010年5月26日省水利廳組織全省約320余人,到我市黃陂區實地進行參觀學習。
國家水利部農村飲用水安全中心副主任李琪在會上作了點評,他說,武漢市實施的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充分體現四條原則、一個代表,即: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原則,符合水利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符合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的原則,符合解決民生現實問題的原則,代表了全國農村飲用水安全工作建設管理的發展方向,“武漢經驗”值得全國推廣。
據了解,武漢市在全面推進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實踐中,不拘一格探索,根據不同情況,整體工作呈現出“五大轉變”、“八種建管模式”。
其中,五大轉變分別為:規劃——實現了從區域分割到城鄉統籌的轉變;資金——實現了從多頭分散到集中統一的轉變;建設——實現了從小型、局部到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轉變;投資——實現了從單一政府投入到多元化投入的轉變;管理——實現了從多頭管理到水務一體化管理的轉變。
同時,各區摸索了八種建管模式:民營合作模式、跨區供水經營模式、一區一網集約化供水模式、統籌經營管理模式、產權轉讓模式、業主能人參與模式、租賃承包模式、單(聯)村級管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