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未來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作為七大新興產業之首,節能環保產業是未來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日前,胡錦濤總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指出,預計“十二五”時期,中國環保產業將繼續快速增長,2015年環保產業總產值有望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剛剛結束的201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到,明年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加快低碳技術研發應用。另外,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匯集環保部、財政部、國稅總局和央行等多部委意見的《“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也正在制定之中。 從國內市場看,2008年全國節能環保(含可再生能源)產業總值達到了1.41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4.7%,帶動就業2500萬人。根據“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節能環保行業的總產值將占GDP的7%~8%,未來每年的復合增速有望達到30%以上,廢氣、水處理和固廢處理領域仍有較大成長空間。專家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節能環保產業對國民經濟的直接貢獻將由小變大,逐漸成為改善經濟運行質量、促進經濟增長、提高經濟技術檔次的產業。 我國環保產業與國外相比處于劣勢 在政府重視和市場利好的情況下,眾多的從業者卻都認為中國的節能環保產業并不好做。究其原因,在于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的市場化程度差,產業集中度低,低水平運營比較嚴重。比如,國內水務行業全國1500多個污水處理廠分散在近千個運營主體中,行業集中度僅為6%,低于發達國家的40%以上。 同時,與先進國家相比,我國環保產業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企業普遍缺乏對產業發展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關鍵和共性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弱,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低,對產業鏈拉動效果不明顯,長遠發展受制于國外。如新型儲能技術、高效膜技術、工業有毒有害廢棄物處理技術等。 另外,行業內還缺少旗艦企業,企業規模小。如專業從事節能服務的企業從2004年的60家,發展到目前的400余家,多數為中小型企業,資本金過億元的不超過10家,大多只能提供單一技術的節能改造服務,與國際大公司所提供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服務模式相比處于明顯劣勢。 產業發展將受益于政策推動 專家認為,節能環保產業跟很多新興產業一樣,很多業務都處在事業發展的初期,在前期的市場培育過程中,產業的發展環境非常重要。節能環保行業是一個政策驅動型行業,必須依靠政府出臺政策給予持續扶持,專家呼吁,應加緊制定面向環保產業,包括財稅、金融、信貸、用地、用電、折舊、進出口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同時,政府還要不斷提高能效、環境等相關標準,這是節能環保產業需求的重要推動力。 目前,環保行業的邊界和內涵在不斷延伸和豐富。但由于目前的政策具有宏觀性,無法深入細分市場,因此對產業的推動效應也不夠明顯。如果能夠加大對細化市場的支持力度,將對行業的發展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另外,由于環保產業處于發展前期,多為中小規模企業,加大中小企業的培育力度將會更快更好地推進環保產業的市場建設。 雖然《“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尚未出臺,但在地方上,多個地區均表示將加大對環保產業的投融資,爭取財政、信貸等各項優惠政策等。 四川省環保廳廳長姜曉亭日前在2011年全省環保產業發展工作會上提出,力爭到“十二五”末,全省環保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占全省GDP的比例達到3.3%以上。姜曉亭表示,環保產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建立環保產業管理體系。通過建立包括環境技術、產品、裝備、工程評價等方面的環保實用技術推廣示范管理辦法,發布本省鼓勵發展的、有影響力的技術產品設備目錄、環保工程目錄,提高產品、裝備的公信度,這種環境信息的梳理、整理、公開,將產生示范效應,引導企業選擇經濟、技術上可行的產品、設備、技術,起到示范推廣的作用。 浙江銀行業還充分發揮信貸杠桿作用,全力支持“低耗能、低排放、高能效”的節能環保項目,助推浙江省節能環保產業做大做強。截至今年9月末,浙江省銀行業節能環保產業貸款達4428戶、余額508.05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53.5%和13.5%。 企業應更加注重自身研發能力 在企業方面。專家建議,節能環保企業首先應該增強自身研發能力,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提高核心產品毛利率,通過技術優勢帶來高附加值;其次,建設全面的營銷網絡,快速切入市場,提供全項目生命周期的優質服務,有助于提高客戶資源的黏性;再次,通過并購進行外延式擴張,打造產品艦隊群。 由于目前節能環保產業內絕大多數都為中小企業,因此,在產品上,從事環保領域或者綠色產業的企業要有耐心,不要急功近利。中小企業本身不能一味模仿,不要趨同性,而要注重產業生態環境和產業鏈的建設,要不然還是將成為低端制造業。專家認為,中小環保企業要沉下去做科研,要有長遠眼光,而不是只盯著眼前的小利,要在政府的引導下更長遠地發展。美國一些從事新能源的中小企業相對來講比較有耐心,比如要它們要開發某一個產品時,就會專心地搞研發,等成熟的時機再推出產品。 在資金方面,有專家建議,環保企業可以首先爭取國家環保政策性融資支持,如政策性貸款、財政貼息、專項扶持基金等,條件成熟的企業可以選擇上市融資,暫時沒有上市條件的企業可借助私募股權基金來加速發展。此外,小型環保企業可以適度選擇中小企業集合債、融資租賃等方式進行小規模融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