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10年投451億解決“水浸街” 中心區新建北部水廠
市水務局昨日在網站上公布了3個規劃,進行環評第一次公示。3個規劃描繪了到2020年廣州在雨水系統、供水情況和備用水源地等三方面的藍圖。此外,廣州還將取消水質不達標的流溪河下游、珠江前后航道等的飲用水供水水源功能,并增加番禺區和南沙區在西江的取水點。
本次制定的《廣州市雨水系統總體規劃》規劃范圍為廣州市市域,包括10個市轄區和2個縣級市。本次規劃以2015年為近期水平年,2020年為遠期水平年。
廣州市市域估算投資總計451億元,其中干管投資為379億元;設施投資為72億元。而根據未來5年廣州的水務發展戰略:力爭到2015年中心城區防洪(潮)標準達到200年一遇,縣城及重要堤圍達到50~100年一遇;城區及建制鎮排澇標準達20年一遇24小時暴雨不成災,而目前廣州很多老城區的排澇標準還是一年一遇,新區最好的也僅達到5年一遇。
流溪河下游不再取水
而根據《廣州市供水總體規劃》(2007-2020年),2015年基本形成廣州市中心城區、番禺區、南沙區、花都區、從化市和增城市等相對獨立又互聯互通的供水片區格局。
在現狀水源布局基礎上,取消水質不達標的流溪河下游、前航道、后航道、白坭河和洪秀全水庫等的飲用水供水水源功能,分別以西江思賢窖和北江清遠水源置換中心區西航道、后航道水源和花都區白坭河水源,保留其他供水水源地功能,增加番禺區和南沙區在東海(容桂)水道的西江取水點。
中心城區建北部水廠
中心城區保留江村、石門、西村等水廠的規模,以承接西江引水,同時新建中心城區北部水廠,以滿足中心城區北部的用水需求。
番禺區新建紫坭水廠,擴建沙灣,保留鐘村鎮水廠、東涌水廠、東鄉水廠、石基水廠,取消東涌鎮、沙灣鎮等水廠,改造為轉輸水廠或加壓泵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