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為期4天的第三屆水和糧食國際論壇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閉幕。本屆論壇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氣候變化可能會大大改變非洲主要河流的水資源狀況,這將造成糧食減產,并增加跨境水資源管理中的沖突風險。
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的“水和糧食挑戰計劃”提供的研究報告顯示,受氣候變化影響,從現在起到2050年,非洲林波波河、尼羅河與沃爾特河的水流將被改變,水資源利用和管理的難度將增大。
報告指出,位于南部非洲的林波波河流域的變化最令人擔心。該河流經南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和莫桑比克等國,流域內居住著1400萬人。該地區現在就經常遭遇持續干旱,而未來幾十年內的氣溫上升和降雨減少將導致糧食減產和貧困加劇。此外,報告顯示,到2050年,尼羅河流域氣溫可能會上升2—5攝氏度,高溫帶來的水蒸發會導致尼羅河上游河谷水資源分配的不平衡,這將給尼羅河水資源分配談判帶來不確定性。
聯合國今年8月的報告指出,水資源問題很可能會成為一些非洲國家之間發生沖突的導火索。非洲共有63個共享水域,如何公平合理分配這些水資源關系到非洲的安定。17個西非國家共享著25條跨境河流,除佛得角外,其他國家都至少有一條國際河流。隨著水資源日漸緊缺,沿岸國家因水資源而引發的紛爭不斷增多,如尼日利亞和尼日爾因尼日爾河、塞內加爾與毛里塔尼亞因塞內加爾河、加納與布基納法索因沃爾特河關系緊張等。南部非洲水資源匱乏,關于水資源的糾紛一直不斷。尼羅河流域上游國家因不滿埃及和蘇丹在尼羅河水資源分配中的優勢地位,致使上下游國家間關系緊張。
造成非洲國家因爭奪水資源而關系緊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氣候變化是主要原因之一。據肯尼亞《民族日報》報道,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新近發布的研究報告警告說,氣候變化不僅影響非洲河流改造進程,還增加了水資源跨境運輸的難度。
非洲人口的過快增長、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也催生了用水需求的急劇增長。目前,尼羅河流域有兩億多人口,預計到2030年還將增加61%至82%,這會給水資源的分配造成巨大壓力。此外,非洲在水利基礎設施等方面投入不足,水資源管理能力有限甚至疏于管理也是造成水資源危機的重要因素。
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水安全問題,非洲國家正在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紛爭,努力實現非洲大陸水資源的和平共享。截至去年11月,管理非洲共享水域的國際水資源協議已經有94項。
在尼羅河流域,截至目前,已經有烏干達、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盧旺達、肯尼亞和布隆迪6個國家加入《尼羅河合作框架協議》。埃塞俄比亞日前又邀請埃及和蘇丹參加會談,商討該國在青尼羅河上建立大壩的爭議問題。埃及政府最近也暗示,愿意考慮與地區內其他國家達成尼羅河水資源分配的全面協議。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正在考慮有關共享水道的協議,這一協議一旦達成,將使贊比西河等水域成為地區內交通要道,促進地區一體化和經濟增長。
國際組織也在幫助非洲國家減少水資源利用的成本。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期完成了為期10年的尼羅河盆地水資源管理信息產品項目,旨在統一尼羅河流域國家的數據收集工作,對該地區的糧食需求進行預測,并對水資源的使用和農業生產進行綜合調查和分析,以幫助尼羅河流域國家建立現代水利檢測和報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