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成本持續上漲的壓力,一邊是招工難的焦慮;這邊是勞動力成本大幅攀升,那邊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今年,深圳飲用水市場,正經歷真正的洗牌階段,一線品牌銷售強勁的背后,一批小品牌不斷收縮戰線,水市兩極分化趨勢愈加明顯。
主流品牌產品暢銷
一線品牌市場需求持續旺盛。雖然2011年市場銷售數據尚未出來,但截至目前,華潤怡寶、景田、達能益力三大巨頭均保持了高速增長。
記者從華潤怡寶(深圳)有限公司獲悉,已經連續多年增幅達30%的華潤怡寶,今年將繼續保持這個增幅,完成既定市場目標。
景田則已完成了年初的計劃目標。景田總經理周敬良直言,近年,景田每年的市場銷售均超過了年初制定的計劃。
達能益力今年市場銷售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勢頭。中國達能飲料總裁龐雅克表示,目前達能水產品在整個中國地區業務的占比接近45%,相比之前已提高了一倍。
一線品牌市場份額高歌猛進的同時,二線品牌市場穩中求升。
據喜士負責人丁武透露,今年銷售較去年大有增加,這得益于喜士的體育營銷戰略,著力打造品牌。麥寶負責人肖智表示,在眾多小品牌銷售受阻的狀況下,麥寶的銷量不降反升。梧桐泉總經理陳永清同樣表示,梧桐泉市場增幅穩定,受益于梧桐泉礦泉水一直走高端路線,目標客戶看重品質和品牌,所以梧桐泉市場銷售情況較好。作為2005年才入市的后來者,在崔杰掌管下的萬福泉,市場銷量更是呈幾何式遞增。
產品暢銷的同時,通過收購、建廠等方式,大品牌更趁勢擴張、謀劃全國市場。華潤怡寶進軍北京、湖南等地,并染指礦泉水領域;景田在江蘇如東興建純凈水廠,高調進軍華東市場,欲以“雙水種”謀求更大市場份額;達能益力加快對惠州龍門分廠的二期投資擴建,明年龍門分廠的礦泉水開采量將可達5億~6億升,劍指50萬噸產銷量,并計劃2~3年內再開設一兩家新廠……大品牌的擴張速度明顯加快。
小品牌銷售受阻
但發展勢頭不錯的畢竟是少數。主流品牌產品暢銷的背后,是一大批小品牌市場戰線不斷收縮,產品銷售受阻。
年初,有國內桶裝水配送巨頭之稱的深圳吉福食品連鎖配送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波預測,2011年是眾多中小企業生死的考驗年。進入成熟期的飲用水市場,開始暴露出種種危機,產能過剩、品牌眾多,小企業有成本重壓卻無法提高終端售價,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將會淘汰一批品牌。而除了產品品質、渠道小等方面的硬傷外,資金鏈短缺、市場擴張難、內部管理升級難、忽略品牌建設等層面的問題也日漸突出。
深圳水市一直以來存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同質化太過嚴重。目前,深圳有大大小小的水廠100多家,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據了解,今年開始,已經有部分品牌退市或被并購,其中不乏品牌企業。還有部分小品牌更遭遇了要出售卻無人接手的尷尬。
水市洗牌加速
小品牌的大量萎縮造就了飲用水市場的兩極分化。目前,已有不少小品牌明顯被甩在了最后,喪失了競爭力。飲用水市場兩極分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汰弱留強,強者恒強,弱者出局。
消費者也在逐漸成熟,對他們而言,品牌水的售價雖比小品牌略高,但擁有穩定的品質,因此依然成為消費首選。
“行業進入成熟期,資源優化整合將進一步加劇。雖然目前尚無準確數據來證明飲用水市場品牌集中度的比例,但行業兩極分化確實不容置疑,小品牌的寒冬已經到來。”陳波分析,新一輪大的洗牌后,最終能留下的品牌很少,市場份額將集中在少部分品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