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規劃,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將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從丹江口水庫引水,通過輸水干渠自流到北京、天津等地,2014年訊后調水95億立方米,緩解這些地區水資源匱乏的困境。
記者日前來到湖北省丹江口市、河南省南陽市,在丹江口大壩、陶岔渠首樞紐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工地了解到,各項工程按照計劃進展順利,部分工程有望提前完工。

丹江口大壩已經完成加高工程,從162米“長高”到176.6米
丹江口大壩“長完個兒” 配套建設開始
記者來到湖北丹江口市正在建設中的在丹江口大壩的壩頂,看到數百名工人分散在整個壩頂上進行施工。
“我國的水壩建設,這么大規模的加高還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目前,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已基本完工。”一位大壩建設工程負責人介紹說,
據介紹,作為新中國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丹江口大壩于1958年動工,1973年底全部建成,在防洪、發電、灌溉、航運、養殖等方面發揮了巨大效益。為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大壩于2005年9月26日正式動工,在原有162米基礎上加高14.6米,達到176.6米,壩長也增加到3442米。丹江口水庫正常蓄水位從157米提高至170米,增加庫容116億立方米,相應庫容由174.5億立方米增加到290.5億立方米,最高庫容量達339億立方米。丹江口水庫主要任務調整為防洪、供水為主,兼有發電、航運等功能。
當地南水北調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丹江口水庫的水源漢江每年來水約有388億立方米,加上庫區改造后的290.5億立方米蓄水量,即使連續兩年干旱,中線工程每年完成向北方調水95個億立方米也基本沒有問題。
記者了解到,目前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已基本完工,需要加高的54個壩段全部從162米加高至176.6米。下一步將進行大壩閘門金屬結構更新改造、壩頂欄桿、路面施工、泄洪孔加高施工等加高工程相關配套建設。整個工程將于2013年全部完工。

陶岔渠首樞紐工程進展順利,有望提前完成
陶岔渠首工程進展順利 有望提前完工
“陶岔渠首工程進展順利,照目前的進度,有望提前完工。”河南省南陽市陶岔渠首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點之一,記者在渠首施工現場了解到,該工程正在按照進度計劃正常進行,并有望在預計的2013年11月完工期前完成。
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輸水總干渠的引水渠首,位于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陶岔村,在老渠首閘下游80米處重建。主要包括上游引渠、重力壩、引水閘、電站、兩岸岸坡防護工程、下游交通橋等設施。陶岔渠首樞紐設計引水流量350立方米/秒,加大引水流量420立方米/秒。
陶岔渠首樞紐主體工程于2010年3月22日正式開工,截至目前,渠首樞紐工程管理設施建設已完成,基坑土石方開挖完成,正在進行擋水重力壩、引水閘、電站建筑物等建筑物的混凝土澆筑,已經完成混凝土澆筑9.05萬立方米,固結灌漿完成約90%,帷幕灌漿完成約3%,一個長185米、總寬9米的下游交通橋工程已基本完成。
另據了解,穿越南陽市185.5公里的南水北調中線輸水總干渠工程目前也已工程已全部開工,施工設備和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土石方開挖和橋梁樁基正在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