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發展和市區人口增加,產生的工業和生活污染物也越來越多,如何實現垃圾、污水等回收再利用成為日益迫切的問題。10月8日,記者采訪發現,山東濰坊通過新擴建污水處理廠、嘗試排污權交易等措施,在治污減排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城市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污水處理后能養魚
8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濰坊市區海龍路與盛泰街交叉路口西北側的濰坊虞河污水處理廠,看到該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分為四組,每組包括兩個沉淀池。流入沉淀池中的污水經攪拌機慢速攪拌后,渾濁物慢慢沉淀,固體和液體分離。
記者注意到,經高效沉淀池處理后的水已經變得比較清澈。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過這一流程后的水質就可以達到魚類生長的標準,最后流入生物指示池內。
隨后,記者又參觀了粗、細格柵間,水解酸化池,改良型氧化溝等其他污水處理工藝流程,整個工藝系統全自動化。
“我們廠承擔著虞河下游利民河與虞河干流匯合斷面的非感潮河段所覆蓋區域工業和生活污水處理任務。”虞河污水處理廠相關負責人對記者介紹說,影響該段河流水質最大的就是周圍企業的排污,這些工業污水中含有有機物以及磷、氮等化學物質。為此,虞河污水處理廠的水解酸化生物處理、改良型氧化溝和高效沉淀池深度處理,是整個污水處理工藝流程中三個重要環節。除此以外,他們還建立了各項管理生產制度;建立了化驗室,對進水、中斷出水、出水三個處理階段的水進行化驗監測;加強員工培訓,以保證污水處理達標。
首筆排污權賣出23萬
山東省濰坊市近年來一直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以二氧化硫排放為例,每年全市允許排放總量為10萬噸左右。各企業在排放二氧化硫時,首先要購買排污權。濰坊首筆排污權交易2010年12月17日順利完成,標志著濰坊市排污權資源市場化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根據交易合同,山東海龍將128噸二氧化硫排放指標以23.04萬元正式賣給濰坊裕億。濰坊裕億是新建的化工公司,該公司因新上20萬噸硫磺制酸項目需要新增二氧化硫排放指標,但當年全市的指標都賣完了。沒有排放指標就不能排污。而山東海龍當年投資2000多萬元新上脫硫設施,空出了部分排污權。于是,在有關方面的撮合下,山東海龍將富余的排污指標賣給了濰坊裕億。
“這實質是市場對企業環保行為的補償。買方支出的費用實質上是環境污染的代價。排污權交易制度的意義在于它可使企業為自身的利益提高治污的積極性,使污染總量控制目標真正得以實現。”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解釋道,企業通過清潔生產、技術升級等減排措施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就可以少花錢購買排污權,也可以將空出的環境容量指標賣出從而獲得利潤。因此,實施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可進一步激發和調動排污企業自覺進行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在有效遏制高污染、高排放行業的同時,引領清潔生產和低碳環保等尖端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有效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疏堵結合截斷“污龍”
據介紹,為徹底改變水污染現狀,到目前為止市區已建成污水廠六座,除虞河污水處理廠,還有城西污水處理廠、濰坊市污水處理廠、高新區污水處理廠、坊子污水處理廠和寒亭處理污水廠。處理污水能力為34萬噸/日,污水處理率已接近93%,再生利用率為30.8%。這些工程的建設將解決濰坊市區水污染問題,大大減輕濰坊市對萊州灣的污染,極大改善沿河流域居住環境。
記者了解到,作為山東省排污權交易試點市,濰坊市以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為試點項目,首先在奎文、濰城、坊子、寒亭四個區和高新、經濟、濱海三個開發區范圍內的工業排污企業為試點單位,先行開展試點,在試點基礎上逐步完善,最后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開。
為加快推進濰坊市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試點工作,濰坊市重點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修訂完善相關規定;二是抓好排污權儲備與控制機制,加強對排污權交易市場的控制,儲備一定量的排污權,用于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的環境容量;三是加快構建交易平臺,承擔排污權交易的信息提供、交易服務、業務技術指導等工作。
下一步,濰坊市將總結完善試點經驗做法,加快構建起具有濰坊地方特色的排污權有償使用保障、交易和監管三大體系,并按照服務外包、企業化經營、政府監管原則,籌備組建市排污權交易中心,為排污權市場化、資本化和交易主體的多元化運作搭建好市場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