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州西固區化工廠
2010年8月23日,黃河十年行一行的專家、記者、志愿者30幾人,在當地環境NGO綠駝鈴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考察了工業城市蘭州污染的一些現狀。
蘭州空氣污染問題由來已久,尤其在冬季十分突出。綠駝鈴徐定艷告訴記者,經過這些年的治理,蘭州環境狀況有了很大改善,但還是有部分企業在不經過處理的情況下,偷偷排放污水和廢氣。綠駝鈴在做的一項工作就是對蘭州的污染企業進行備案、監督,并及時以郵件或短信的方式提醒。
現在蘭州有專門的巡查隊在化工廠集中的西固區監督巡查企業的排污行為,尤其是夜間排污行為。對無環保手續的違法生產企業進行整頓,對夜間排污行為進行懲罰。不過由于蘭州是中國重要的能源產業基地,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因此蘭州城空氣污染仍然十分嚴重,關于環境污染的報道也還是屢見不鮮。
同行的專家趙連石告訴記者,蘭州是我國重點發展的五大化工城市之一。但因受地形限制,南北擴展受阻,城市只能沿黃河東西發展,所有的電廠、火力發電廠、重化工企業都分布在黃河兩岸,并處于整個城市的上游地帶。這對城市的空氣、水造成嚴重污染。
80年代末聯合國的世界十大污染城市黑名單中,中國的蘭州、本溪一起榜上有名。當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直接轉達中國政府:在衛星圖片上,中國的本溪在地球上消失了,蘭州則若隱若現。那時的黃河不是黃色而是黑色的。蘭州城曾經一度獲得空氣質量全國最差、污染全國最重、立春以來全國氣溫最高的“三最”稱號。
通過綠駝鈴徐定艷的介紹,記者了解到這個立足本土的環境NGO在水污染、社區發展、環境教育、災后援助、志愿者發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中水污染是其工作重點之一。綠駝鈴開發了自己的教材在中小學中進行水環境教育;與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的水污染地圖合作,;并以對社區飲用水安全長期關注。綠駝鈴也是關注水的NGO組成的民間水保護工作聯席會成員之一。
背景資料:
綠駝鈴是2004年11月4日正式成立的甘肅地區第一家民間環保組織,致力于西部環境保護事業,為改善己經惡化并仍在加重的西部生態環境做出應有貢獻。綠駝鈴自成立以來依照其章程、宗旨和目標,主要開展的工作包括:促進甘肅的環境保護工作、采取行之有效措施解決甘肅環境問題、在公眾中開展環境保護教育、促進甘肅高校環境類社團發展、組織環保志愿者培訓和能力建設項目等。為甘肅的生態環境保護、環保宣傳教育及本地環保組織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