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因水而美。一條康河、一座劍橋,讓徐志摩流連忘返,“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一道黃浦江,翻千翻,拐千彎,讓多少兒女“情似水無處可逃,直到天上萬里云霄”。實際上,除了黃浦江,上海灘還有一條蘇州河,綿延十八彎,見證了申城的滄海桑田。
為進一步挖掘蘇州河歷史文化資源,推進蘇州河十八灣文化發展和沿線開發建設,今天下午,由同濟大學、普陀區政協聯合舉辦的“蘇州河十八灣文化發展論壇”,在長風生態商務區2號綠地游艇會隆重舉行。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朱曉明,同濟大學黨委書記周家倫、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姜富明,中共普陀區委書記周國雄,區委副書記、區長孫榮乾,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葉維華等市、區領導及市政府、市政協有關部門,同濟大學、蘇州河沿線有關區政協領導,區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負責人,區政協常委、各專委會主任、各界別組召集人,以及區有關部委辦局,街道、鎮負責同志和媒體記者150余人出席論壇。
據了解,此次論壇是區政協繼2007年與華東師范大學聯合舉辦“蘇州河水岸文化發展論壇”、2008年與同濟大學聯合舉辦“蘇州河橋梁文化發展論壇”、2009年與民革市委聯合舉辦“迎世博?蘇州河休閑文化發展論壇”之后,推進蘇州河開發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
為了使出席論壇的領導和嘉賓親身感受蘇州河十八灣獨特的自然稟賦和美麗風光,論壇開始前,部分領導和嘉賓應邀乘坐游船,游覽了沿線景觀。
論壇現場,同濟大學教授莫天偉作了題為《回到蘇州河——蘇州河十八灣計劃》專題發言,區政協學習和文史委員會副主任、教授施鎮平作了題為《關于確定蘇州河十八灣灣名的思考與建議》專題發言,同濟大學副教授岑偉作了題為《“徜徉”蘇州河——步行空間及自行車空間策略和事件經營》專題發言,區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長風生態商務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高級經濟師嵇啟春作了題為《打造文化共享空間,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專題發言。
論壇現場還舉辦了“蘇州河十八灣文化發展論壇攝影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