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水資源,主要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不夠了,就開地下水。北京就用了大量的地下水,那么地下水不夠了又有什么辦法?就遠距離地去調水,我們搞了個南水北調工程。在南水北調工程議論的時候我是人民代表,我曾反對建設南水北調工程。因為那么遠距離的調水,會花好多好多的錢,而且還會造成長江地區生態的變化。
由于南水北調中線的工程已經基本結束,水都快要調過來了。但問題是調過來的水怎么用?南水北調調過來的水,成本至少是5元/m3。現在,水務局的領導就非常擔心這個。給農民用,農民用不起;給居民用,居民有意見;給工業用,工業的成本要提高。所以,怎么用是很大的問題。
當時我不主張南水北調,主要是出于三個方面的考慮:第一,就是節約用水;第二,就是要治理污水,把污水變成水源;第三,就是要開發非傳統的水資源。所謂非傳統水資源,就是雨水。
另外,就是污水處理后的再生水,污水經過處理以后是可以再利用的。現在,已經有很多國家的城市在利用污水再生以后的水。新加坡還為此發明了一個新名詞,叫新水。所謂新水,就是污水處理廠處理干凈的水。他們處理到可以飲用的水平。我一般不太贊成直接處理到飲用水的水平,因為用不著花那么多錢,我認為處理到灌溉農業、灌溉城市的草地水平就可以了。另外,海水淡化現在發展得也很快。原來成本太高,但現在的成本跟南水北調的成本接近,而且還有希望再降低。
有一位氣象學家告訴我,空中水也是非傳統的水資源,如果有合適的氣象條件,只要打一個化學彈上去,就可以下雨。所以,開發非傳統的水資源非常重要。雨水我們要盡量地攔蓄起來,點滴的雨水其實是可以變成水資源的。比如,河北省農田旁邊的雨水窖,有很多地方在房屋和居住區都收集雨水。在房屋的屋頂收集雨水來沖洗廁所,在居住區收集雨水,可供小區的綠化、清掃、洗車,也可作水塘的補充用水。
北京有兩個成功的例子,一個是居住區老城區,處理后的雨水被收集以后回灌地下;還有一個是新建成的小區灌溉綠地。現在測算下來,北京市每年雨水可以利用的潛力達到3億立方米,雖然北京雨水不多,但是還是一個很大的數字。而且,城市廢水再生處理也可以拿來利用,經過處理以后,既消除污染,又增加水源,一箭雙雕。并且它不受氣候條件影響,因為任何時候都有污水,所以是一個穩定的水資源?梢宰鳛楣I冷卻水、農業灌溉水、城市綠化水,洗掃和景觀用水等等,F在,新加坡把它作為飲用水,以色列城市廢水的回用率已經達到90%以上。以色列的水資源,比北京還要少,但是它的農產品還可以出口,就是因為它水資源的利用非常合理。
現在西方國家已經要向零排放進軍,就是不排放污染物,這是很高的要求,我們目前還達不到。但我們要提高城市廢水處理率和回用率,要盡快地著手進行面源污染源的治理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