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從權威部門獲悉,截至目前,昆明已建成253座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總設計處理規模累計達8.83萬立方米/日。經過全面調查和日常檢查發現,已建成的253座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中,實際正常運行的有232座,如果減去因單位搬遷、項目用途改變等原因停止運行的7座外,只有14家屬擅自停止運行,全市分散式再生水運行率高達94%,為全國最高。
處理規模達8.83萬立方米/日
昆明人均占有水資源量不足300立方米,是全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之一。在現代新昆明的品牌內涵中,再生水利用一直呈現著無可代替的核心價值,不僅關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更關系到這座城市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對城市的健康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基礎作用。多年來,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再生水利用工作,將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作為滇池及入湖河道治理的一項重要措施,把再生水利用是河道治理“158”工程中重中之重的工作之一。
1998年,昆明醫學院第一座再生水利用設施建成,標志著昆明市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正式起步。經歷了從試點研究,到全面推廣落實的過程。截至目前,昆明已建成253座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總設計處理規模累計達8.83萬立方米/日。據了解,昆明已建成的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廣泛分布在度假村、住宅小區、煙草、機械制造、城市公交停車場、大專院校等地,主要用于公廁沖洗、園林綠化、道路清潔、車輛保潔。
其中,2008年至2009年,兩年共建成115座,設計處理規模為4萬立方米/日。今年1月至6月9日,新建成20座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設計處理規模1.33萬立方米/日。此外,與主體工程配套建設或補建的在建再生水利用設施目前共有173座,總設計處理規模為3.8萬立方米/日。
擅自停止運行僅占6%
昆明市委、市政府明確要求,滇池流域特別是入湖河道周邊區域的單位、居民小區凡是污水排放不能進入市政污水收集管網的,必須自建或采取“拼戶、拼區、拼院”方式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將產生的污(廢)水全部收集處理,回用水的水質要達到國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相應水質標準,外排進入河道的水質必須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
去年,市節水辦對已建成的再生水利用設施進行了年度全面檢查,并于今年2月,將擅自停止運行的37座再生水利用設施名單,移交由昆明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進行查處。今年4月至5月,市節水辦積極配合昆明市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對37個再生水利用設施進行了現場執法檢查,通過執法檢查有15座已恢復正常運行。
據了解,經全面調查和日常檢查匯總統計,截至目前,已建成的253座再生水利用設施(中水站),實際正常運行的有232座,減去7座因單位搬遷、項目用途改變以及無污水來源等客觀原因停止運行外,擅自停止運行的實際有14個,占6%。實際設施運行率高達94%,這在全國都屬于最高。
多項“抓手”推進再生水利用
2007年以來,昆明按照節水“三同時”制度的規定和要求,對所有新、改、擴建建設項目,嚴格要求建設單位必須同期配套建設節水設施。據統計,自實施節水“三同時”制度以來,市節水辦共審查新、改、擴建工程項目735個。審查的735個項目中,達到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條件的有330個,已全部要求同期配套建設。
據了解,為推動全市節水設施特別是再生水利用設施的建設,2008年9月,又由市屬七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節水設施的通知》,要求除主城、呈貢新區以外的其它縣(市)區也必須落實節水“三同時”制度,所有新建工程必須同期配套建設再生水利用設施。
此外,再生水利用補助方面,昆明在按月抽檢水質并達標前提下,按實際處理使用的再生水水量給予再生水利用設施管理單位0.70元/立方米的再生水利用資金補助。截至今年5月,共有108個再生水利用設施(設計處理規模52545立方米/日)提交了再生水利用資金補助申請。按照規定,對符合補助條件的再生水利用設施每半年發放一次補助資金,去年4至9月的補助資金已發放;去年10月至今年3月的補助資金正在按程序報批。(昆明日報記者楊官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