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完善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確保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不低于60%。切實做好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濃度監測工作,對進水濃度偏低、水量過少的污水處理廠,要盡快組織水務企業、業主單位、設計施工單位和環保部門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解決。”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對建設污水處理廠及提高減排能力再次表明了立場。
海南省主要污染物減排辦公室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5月,全省25家新建污水處理廠中有11家投入運行,其余14家污水處理廠已基本完成廠區建設,正在完善配套管網建設。
據海南省主要污染物減排辦公室主任邢仰明介紹,2010年是“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收官之年。海南以控制增量、削減存量、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快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并強化工業企業污染治理,污染減排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全省25家污水處理廠總設計規模73.3萬噸/日,目前已具備39.4萬噸/日的污水處理能力。
緊抓污水處理項目建設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能否按計劃完成建設、按時投產是海南完成COD總量減排任務的關鍵。“十一五”期間,海南開工建設25個污水處理項目,確保2010年全省所有市縣都必須建成生活污水處理廠。
“截至目前,澄邁老城僅完成投資比例的45%,進度嚴重滯后;三亞荔枝溝、儋州、三亞海棠灣等部分市縣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其管網建設進度也不容樂觀,已建成項目仍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減排作用。加快建設速度與強化運營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污控處有關負責人道出了減排形勢的嚴峻性。
據悉,目前海南正積極協調,確保已通水調試的金江、洋浦、白沙、瓊中和定安等11家污水處理廠運行正常,并具備有效減排能力。其他14座污水處理廠正緊鑼密鼓地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爭取早日通過環保驗收,發揮應有的減排作用。
此外,為強化已投運污水處理廠的運營管理水平,海南積極組織做好新建污水處理廠運營人員的管理培訓工作,要求各新建污水處理廠認真監測,建立有關數據的臺賬,確保全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核查核算工作的順利開展。
實行打包委托運營管理新模式
由于海南城市化程度較低,基礎設施薄弱,目前全省僅海口、三亞兩個市和洋浦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技術較為成熟,其他16個市(縣)的污水處理廠均為首個建設項目,在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管理方面缺乏經驗、規模偏小、項目分散、技術力量不足。因此,海南省水務廳決定,引進專業運營公司,通過市場化經營和政府集中監管方式,確保污水處理廠運行穩定。
海南將16座污水處理廠進行委托運營引起了國內業界人士的普遍關注。通過向全國公開招投標,16座污水處理廠分成兩個項目包,“第一項目包”由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中標,規模14.1萬噸/日;“第二項目包”由北京桑德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中標,規模14.2萬噸/日(相關報道見2010年4月27日第六版)。
據了解,打包委托運營的期限為5年,運營期間不涉及項目資產權益變化。16個項目的中央和省財政投入資金形成的權益一并注入海南省水利電力集團有限公司,由其作為投資主體控股16個項目。
加強工業企業污染治理
為提高工業企業污水治理水平,海南繼續加大對糖廠的監督檢查力度,要求各糖廠進一步完善廢水循環系統,增加生化處理系統,保證廢水穩定達標。同時對3家糖廠完成無濾布真空吸濾機工藝改造;確保洋浦金海漿紙廠100萬噸制漿廢水深度處理設施穩定運行,COD穩定達標排放;監管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6000多萬元完善廢水循環系統,增加中水回用量,廢水實現零排放。
記者在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執法監察總隊了解到,為加強重點污染源管理,海南建設了省級、?谑泻腿齺喪3個監控中心。目前已組織安裝了24家國控企業和23家省控重點企業現場端的監控設備,并與各監控中心進行聯網,安裝率和聯網率均為100%,從而有效監控企業污染源的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