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邯鄲至石家莊段(簡稱“邯石段”)13日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繼京石段應急通水工程建成和天津干線河北境內工程開工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河北境內已全面開工建設,標志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黃河以北連線建設的目標全面實現。
邯石段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重要組成部分,擔負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貫通后向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輸水任務。工程起自河北省與河南省交界處的漳河北岸,終點為石家莊新華區古運河南,全長238.544公里,途經15個縣市區,工程靜態投資約211.4億元(不含征遷投資),總工期30至36個月。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張基堯在開工儀式上說,河北省是嚴重缺水的省份,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最大的受水區之一,也是先期建成的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的所在地,在全國南水北調工程大局中占有特別重要地位。加快邯石段工程建設,盡早發揮工程效益,對于早日實現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建設目標,促進河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加壩擴容后的丹江口水庫引水,沿線開挖渠道,經唐白河流域西部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李村附近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其中,率先開工建設的石家莊至北京段應急供水工程已于2008年9月28日建成通水,2008年至2009年度通過京石段工程從河北向北京調水4.35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的建設實施,對于緩解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水資源短缺狀況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對于沿線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