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曉羽 王姍姍):中國西南地區的持續干旱引發了很多人對于“水”的思考,如何保護我們的水資源?如何合理用水都是需要我們關注的,那么其他國家在這方面有什么怎么做的呢?我們來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駐外記者們,首先我們來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耶路撒冷記者張曉羽,曉羽你好!
記者:主持人你好!
主持人:據我們了解,以色列的水資源利用是非常合理、先進的,給我們介紹一下好嗎?
記者:好的,以色列的水資源在全國范圍內分配,北部水資源豐富的地區要供應南部沙漠地帶的農業作物和生活用水。其農業灌溉幾乎全部采用滴灌方式,加上各種高科技節水系統和監控系統,農業用水總量每年逐步減少,但是農業產出則是有增無減。
在節水技術領域,以色列的市政水損率為9.7%,幾乎是世界最低,比歐洲平均水平的一半還少,而倫敦的市政水損則高達40%。以色列的節水理念,就是要精確到確保每一滴水都能夠發揮用途。
此外,以色列的污水回收利用率是創紀錄的75%。在許多國家還在發展污水處理與循環利用的今天,以色列已經將焦點轉向了節水與海水淡化。
由于氣候和地理位置適宜,海水淡化在以色列也是未來前景廣闊的產業。目前全球一半的海水淡化市場被以色列公司占據,它們的用戶遍及美國、歐洲、澳大利亞等全球各地。以色列正在擴建自己的三處較大的海水淡化廠,馬上就要實現在2013年達到日淡化量164萬方水的目標,政府的下一個目標是在2020年達到日淡化量205萬方水。預計到2012年,80%的家庭用水都要靠海水淡化來提供,以保證以色列地下水不會枯竭。主持人。
主持人:以色列在過去的兩年也經歷了干旱,他們是怎么應對的呢?
記者:由于過去兩年的干旱,以色列最大的水務公司美克羅特去年從加利利湖中抽出的水是前年的一半,該公司不得不通過臨時打新井、清理被污染的井、加裝臨時海水淡化裝置等措施來應急。政府已經計劃在全民范圍內展開更大力度的節水宣傳活動,預計2009年的人均用水量可降至89方,比2008年減少10%左右。本來政府還打算從2010年開始繼續加征干旱稅,但由于2009年冬天以色列降水較多,使政府打消了征稅的念頭。在公共宣傳方面,以色列政府提出的口號是“時刻想著下一代”。每年,各個地方政府都會出臺一些新舉措,鼓勵公眾節水。比如去年,特拉維夫市政府就給每個家庭發了一個可以固定在浴室墻上的沙漏,沙漏的時間限制是4分鐘,用來提醒人們縮短淋浴時間。另外,最節約用水的家庭將被獎勵免費停車一年,公共廁所將安裝無水清潔裝置等等。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感謝曉羽的報道,這種政府鼓勵的節水措施也值得我們借鑒。下面我們再將目光轉向美國,下面我們來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美國記者王姍姍,王姍姍你好!美國是否也會有干旱的情況發生?他們又是怎么應對的呢?
記者: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和內華達州等地經常旱情嚴重。專家指出,旱災帶來的損失往往會超過龍卷風、熱帶風暴、暴雪和洪水等自然災害損失的總和,而且旱災通常持續時間較長,因此美國一直沒有放松對旱情的警惕和監控。
美國政府對旱情的監控高度重視,“全國集成旱情信息系統法案”2006年正式簽署生效之后,聯邦政府調動了包括軍方在內的跨部門、跨機構的力量展開旱情檢測、預報和預警,被認為是面向21世紀的“旱情預警體系”。政府的旱情檢測網站上公布實時的全國旱情信息。在一些旱情明顯的農業地區,水資源的分配有明顯的傾斜。比如在加州,農業用水需求大大優先于城市用水。以加州西南部圣迭戈為例,其附近的農場120萬立方米灌溉用水的水費僅為17美元,而在圣迭戈市內,居民消耗同等水量卻得付水費1311美元。
盡管如此,時常出現的旱情加劇了當地城市和鄉村的用水之爭。咨詢公司“西部水”的分析師克萊·蘭德里認為,城市和農業用水之爭會加快西部水市場的成熟,通過市場機制平衡水資源分配。如今加州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花錢購買用水期權,確保在干旱年間有水可用。而且加州在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經歷大旱期間,一家“水公司”應運而生,從加拿大進口水,這些都成為水資源市場機制的組成部分。
此外,美國在科技抗旱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美國氣象研究中心資料顯示,日益嚴重的干旱給全球農業生產帶來了巨大損失,特別是近30年來,全球嚴重干旱地區的面積翻了一番。為此,人類必須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包括培育具有強抗旱性能的轉基因農作物。如果將這種轉基因技術應用于西紅柿、水稻、小麥、棉花等農作物,將可能培育出具有更強抗旱、節水性能的農作物品種。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感謝王姍姍的報道。在水資源愈顯珍貴的今天,要讓合理利用每一滴水成為我們每個人的義務與責任,共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水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