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水工業網 > 新聞 > 昆明供水體系未兼顧農村致村莊守著水庫無水用

昆明供水體系未兼顧農村致村莊守著水庫無水用

來源:羊城晚報 發布時間:2010-4-1 瀏覽次數: 更多

        上天眷顧彩云之南,賜她六條水系大動脈、七座高原湖泊,還有數不清的山地、高原、河谷、斷陷盆地。這里有最多樣的氣候、最豐富的礦產和動植物以及總量排名全國第三的水資源,這里的豐饒農業,僅靠雨水就能養活。

  也許正因如此,當降雨突然消失,這片土地竟無所適從。連日來羊城晚報記者探訪云南旱區,目睹河床干裂、莊稼絕收、人民生活窘迫,而這些極端場景或許還會更頻密地出現。住在珠江尾的廣東人民,當對這場珠江源頭的水危機有更深的思考、更多的疑問。

  問天

  上天眷顧能到永遠?

  在云南曲靖市大莫古鎮,鎮委副書記陳自文站在戈依村村口,指著身邊的小壩塘對記者說:“以前到春耕時,這里的水是滿的,但這兩年都蓄不滿。”今年更慘,那口蓄水7萬立方米的壩塘已經干涸,塘泥干裂。

  離戈依村20多公里遠,有個面積達400畝的天然水庫“德格海子”,早在去年10月就干涸了,村里老人都說從沒遇到過。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災情時,曾蹲在那梅花樁一般的泥柱上,雙眉緊蹙。

  西南地區降雨異常已不僅停留在直觀感受層面,國家防辦抗旱一處處長張家團前年的研究發現,最近的30年西南地區降雨一直偏少———上世紀80年代,中國中部、西北南部和東北北部地區降雨偏多,西南南部偏少一成;90年代,全國大部地區降水偏多,西南東北部偏少一成;2000年至2008年,西部和中東部地區降水偏多,西南東部偏少一成……

  降雨本就偏少,利用率還很低,云南省政府在旱情發布會上通報:云南雨季(5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總量的85%,旱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5%;占全省土地面積6%的壩區集中了2/3的人口和1/3的耕地,但水資源量只有全省的5%;全省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僅為6.9%,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3。記者了解到,整個西南地區都存在類似情況。

  大旱期間,一份名為《氣候突變的情景及其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意義》的預測報告風傳于網上,文件成稿于2004年,由美國國防部出資委托商業公司完成,其中提到“中國南部和歐洲北部的關鍵區域在2010年前后將發生持續10年的特大干旱”———網友們認為,這是對西南大旱的精確預言。

  盡管中國參與研討的專家澄清,這份報告并不是科學結論,但它仍足以提醒:大自然的眷顧并非一成不變。同樣受降水時空分布不均之苦、旱澇都越來越突出的廣東,應當正視眼前的挑戰。如果雨水不再充沛,南中國該怎么辦?

  問地

  為何不能多修水庫?

  “為什么不建水庫?”曲靖市羅平縣大水井鄉副鄉長馬省陽回答道,“我們這里是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特別多。建座水庫,水都漏走了,蓄不住。”

  此前的旱災報道中,不少媒體把目光集中在“水利欠賬”上,認為農村地區水利設施建設不足、年久失修,加重了用水困難。不過也有人認為,西南地區獨特的地質和復雜的地勢,也是當地水利“發育不良”的原因之一。

  “喀斯特地貌”又稱“巖溶地貌”,云南的巖溶面積居全國第二,主要分布在滇東南和滇東文山州、紅河州、昭通市、昆明市、曲靖市。

  “廣東也有巖溶地區,主要分布在清遠、乳源等地。如果水庫下有溶洞,水就很容易流失;但是溶洞的勘測又特別困難,這是個世界性難題。”廣東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院長張黎明說,有些水庫建成后,庫底經數十年的侵蝕,裂縫也會逐步貫通。

  在羅平,記者探訪過一個“牛街河水電站”,所在的河流完全干涸。除了久缺甘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上游河床坍塌,殘存的水流潛入了地下。

  地質條件不好怎么辦?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達瓦認為,沒有條件修水庫的地方,就應該多修、加修小水窖:“這次抗旱,農村的小水窖發揮了很大作用。有些地方水窖干了,政府還能組織人拉水去補滿,方便村民取水。”

  記者尋訪受旱鄉村時,隨處可見或大或小、或方或圓的水窖,用磚塊和水泥筑成,匯集雨水和山水;有些水窖還配了引水渠,滋潤周邊田地。

  巖溶地區也并非建不了水庫,云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建春說:“有條件的地方,我們根據地形也建了一些水庫,但要做好防滲措施,成本很高。”

  灰巖分布廣泛的羅平縣,就在籌劃于九龍河上游建設阿崗水庫。此前該縣使用的獨木水庫要分水至鄰近的麒麟區,早已“獨木難撐”,造成縣里水利工程實際供水能力僅2944萬立方米,相當于總需水量的25%,其中農業缺水7300萬立方米。

  “阿崗水庫是我們的希望,只要建起來,不光縣城,全縣的農業灌溉都沒問題!”羅平縣縣長張長英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從水庫的前期報告看,其“庫水向外滲漏可能性不大,壩址具有建土石壩的地形地質條件”,所缺的僅為資金。

  不過記者走訪發現,羅平60萬畝油菜花地多數靠降雨養育,很少有水渠連通,阿崗水庫能起多大作用尚存疑問。

  問人

  水庫只為城市而建?

  在陸良,記者認識了縣城一家修車店的老板,這位老板說:“縣城供水沒有問題,我們店里照常洗車。不過原來洗一次十幾塊,現在漲到30塊了。”

  的確,不管是昆明市、陸良縣還是羅平縣,人們照常喝水、洗澡、澆花,不同的僅僅是洗車貴了,桑拿停了。昆明附近的農村人就抱怨,村子“守著水庫沒水用”。

  對此,云南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達瓦稱:“昆明供水采用隧洞方式,水庫從地下送水到城區,沿途的地表用不到水,這是工程性質決定的。”針對城區、工業的供水體系,很少兼顧農村的灌溉需求。

  廣大農村的水利工程多修建于20世紀70年代前,“吃毛主席的老本”;新修項目雖有國家資金支持,但地方上的積極性并不高——村民居住分散、地形復雜,修建小水利成本高、收益低。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也表示:“70%的投資是投到為城市服務,或者是電力設備上,我們很少發動群眾、組織群眾開展水利建設。”

  有名為“曾是鄉鎮干部”的網友分析,水利資金多安排給大中型水庫,主要用于大壩整修,干渠、支渠維修較少,運水時常跑冒滴漏。此外,政府對基層的監督重在防洪,一旦垮壩就重罰,干旱則不受處分,因此鄉鎮官員平常寧愿少蓄水。

  大旱是場生態災難?

  在陸良縣,文化局員工袁軍魁指著穿城而過的河流告訴記者:“這就是南盤江,珠江的源頭之一。小時候水很清,我常常進去游泳。現在不能喝了,只能用來灌溉。”南盤江目測寬約二三十米,岸邊堆著大量生活垃圾,水流渾濁,不時有塑料袋、飲料瓶漂過。

  云南地區豐富的水系,很多支流像南盤江一樣,被工業或是生活垃圾污染。大旱期間,河邊的居民仍要從外面拉水。

  同樣加劇旱情的,還有大片植被的破壞。西南地區土地坡度陡、土層薄,地下暗河多、溶洞多,本就容易水土流失,長期以來人們采用傳統的燒荒耕作方式,加上過度砍伐、放牧,致使土地石漠化加劇。記者在曲靖市走訪時,常常看到磚紅色土壤上突兀的石塊,甚至連片出現。據統計,云南石漠化地區的巖石裸露率一般為50%至70%,一些地方如文山州,因土層太薄,農民甚至只能在巖縫中耕種。

  即使如此,云南農村的耕作方式仍沒有太大的改變。小麥、玉米、油菜花、烤煙、核桃……記者走訪的田地里,沒有一塊利用最節水的滴灌方式。問起灌溉方式,得到的回答常常是“有雨就夠了,不用澆水”。




相關新聞信息

暫無評論信息

IE expo 2014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

本周熱門新聞

本月熱門新聞

查看中國水工業所有信息     行業新聞 - 市場動態 - 企業動態 - 廠商 - 產品 - 招標 - 論文 - 案例 - 方案 - 圖紙 - 軟件 - 課件 - 政策法規 - 標準規范 - 市場研究 - 會展 - 招聘 - 圖書
国产萌白酱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 国产资源在线看| 免费黄网站在线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阿v免费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 又粗又紧又湿又爽a视频| 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 香港黄色碟片黄色碟片| 案件小说2阿龟婚俗验身| 国产色综合天天综合网|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糟蹋顶弄挣扎哀求np|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free哆啪啪免费永久|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全免费观看| 女地狱肉之壶极限调教2| 北条麻妃在线一区二区| 两根一进一出啊灌满了视频 | 我的娇妻acome|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不卡| 久久综合久久久| 花传媒季app| 无人高清影视在线观看视频 | 厨房切底征服岳完整版| 中国熟妇VIDEOSEXFREEXXXX片| 类似爱情1未删减版视频| 女人让男人直接桶| 伊人免费视频二| 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大肚乱孕交hd|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黄色a级片在线| 日日夜夜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