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水利建設工作會議召開
秦光榮要求全面吹響大干水利的號角著力破解水對我省發展的制約
云南網訊(記者朱琳琳)記者從3月31日召開的全省水利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從2010年到2012年,我省將全面完成在建的100余件重點水源工程,努力新開工建設100件以上骨干水源工程,建成100萬件以上“五小水利工程”,力爭到“十二五”末,全省新增蓄水庫容30億立方米,總庫容達到138億立方米,供水能力達到188億立方米,基本解決全省城鄉飲水安全問題,有效緩解工農業用水供需矛盾,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全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長期以來,我省一直高度重視水利建設,把水利建設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建成了一大批重要水利設施,但是,我省水利建設仍然不適應全省發展的需要,工程性缺水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農業水利化程度很低,現有水利設施老化等問題依舊存在。
針對這些問題,會上,省長秦光榮要求全面吹響大干水利的號角,以全新的思路和舉措,傾力破解水利瓶頸對我省發展的制約。他強調,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全省要緊緊圍繞提高水保障能力這個重點,把解決水的問題作為云南發展的頭等大事,堅定信心,排除萬難,迅速掀起大干水利的熱潮,改善城鄉水資源配置,扭轉我省供水保障水平低的被動局面,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秦光榮指出,要全面加快水利建設,努力扭轉全省供水保障能力較低的被動局面,從根本上解決我省農田水利建設滯后問題,就要突出做好“興水十策”:
一是建設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增加蓄水保障能力。要在實施一期“潤滇工程”的基礎上,繼續推進二期“潤滇工程”,開工建設100件以上骨干水源工程。今年要盡快做好骨干水源工程建設的規劃和前期工作,力爭開工40件以上工程。
二是繼續推進滇中調水前期工作,從根本上解決滇中地區缺水問題。要繼續推進滇中調水過程的前期工作,重點做好取水的方案比選,積極主動做好向國家匯報溝通工作,爭取將滇中調水工程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并在“十二五”開工建設。
三是加大力度推進昆明補水工程,為解決滇池生態用水和昆明未來發展用水創造條件。要挖掘云龍水庫的蓄水潛力,進一步發揮掌鳩河補水工程的作用,增強昆明主城供水保障能力;要加快推進清水海補水工程,爭取一期工程明年內完工,并開始向昆明輸水;要爭取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盡快開工建設,加強銜接匯報,盡快爭取國家批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力爭今年內正式開工建設。
四是提、引、輸并舉,充分發揮水電站綜合利用效益。要盡快研究利用建設水電站形成的庫容,充分發揮水電站庫容的綜合效益,做好電站流域區飲水和農田灌溉用水規劃和方案,把水電建設納入全省水資源統一配置,注意大中小水利工程配套,統籌解決好水電站下游地區城鄉飲水和農田灌溉用水。
五是著力提高農業水利化水平,逐步改變靠天吃飯的狀況。要多方籌集資金,進一步推進山區“五小水利工程”建設;要協調做好煙田水利、農業綜合開發、扶貧以及以工代賑農田水利項目建設,用10年時間完成2000萬畝中低產田改造,確保到2020年全省農民人均擁有1畝以上高穩產田;要重視灌區田間渠系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到“十二五”末完成10000公里水庫干支渠防滲工程建設,力爭2020年前完成12個大型灌區骨干工程節水改造。
六是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飲水問題。目前全省農村飲水安全未達標人口仍然還有近700萬人。要著力提高保障農村群眾飲水安全能力,力爭到“十二五”末基本解決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要因地制宜,多策并舉,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對邊遠山區分散居住的農戶,要立足于“五小水利工程”建設來解決飲水問題;水源點供水保證率要達到90%以上,有條件的山區盡量選用小水庫、小壩塘作為供水水源。
七是開發利用地下水,尋找新的水源。要加大找水力度,通過開展地下水普查,指定地下水開采規劃,科學利用好地下水資源。
八是切實抓好水污染的綜合整治和防洪體系建設,提高水環境質量。要繼續推進以滇池為重點的九大高原湖泊治理,全面開展全省40多個高原湖泊水環境整治;繼續推進城鎮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繼續抓好“長治”、“珠治”工程,堅決遏制住主要江河流域水質不斷惡化的勢頭;提高重點城市和農村集鎮、糧食主產區的防洪保障能力。
九是維護良好生態,增強云南水環境的保障能力。要進一步發揮生態對涵養水源的作用,推進森林云南建設,進一步加大造林綠化力度,建設更加完備的森林生態體系、森林產業體系、森林文化體系,到2012年,使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55%左右。
十是加強節水工程建設,在全社會形成節約用水的良好風尚。要不斷創新節水機制和節水模式,大力推廣節水技術,全方位加大節水力度;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強化用水定額管理,多管齊下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節水觀念,使節水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