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旱情告急,當地的人們生活現狀到底如何?記者帶著急切的心情來到了云南昆明。
在昆明市區,感受最強烈的是這場百年難遇的特大旱災已經令春城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往日舒適的氣候被干燥和灰塵代替,往日的生活節奏已經因抗旱救災而加快。在相對災情更突出的昆明郊區,記者感受了云南人的堅強和與天斗的勇氣。僅僅一天的時間,記者就由衷地對云南人民的自尊與堅強豎起大拇指。
春城燥熱塵土飛揚
在春城昆明很難想象,這個城市曾經擁有無數人向往的美景。而如今,春城也成了此次西南旱災的極重災區,驕陽烤去了市民的外套,27度的氣溫讓愛美的姑娘們身形清涼,依然時髦。和記者六年前來昆明的感受不同的是,現在的昆明空氣中摻雜著泥土的味道,街上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一下子從濕漉漉的上海來到昆明,幾個小時后就明顯感覺空氣干燥,一摸頭發,如同一把干草;汗津津的額頭上已經沾滿了小顆粒的泥沙。
觸摸到出租車的門把手,屢屢被電擊,空氣干燥程度可見一斑。車行至高架,忽見旁邊居民房如罩紅霧,司機師傅說,今年天氣這么干燥,附近工地的灰塵全給吹起來了。云貴高原特有的紅土被風揚起落下后,積在建筑物上肉眼看上去都非常明顯。
不過,目前昆明市民生活用水尚無限制,市面上的飲用水也有充足的供應。賓館基本上不限時供水。不時提醒人這里還是災區的,只有書報亭里擺出的一掛掛頭版照片駭人的各類報紙,以及細微卻無處不在的各種救災和注意節水的標語。
此次西南旱災經濟損失已經明顯超過當年湖南雪災,卻從其干旱伊始,始終沒有引起大眾足夠的重視。半年幾乎無雨,干旱的力量已經可怕地顯現出來,而此時已經釀成了重災。有人比喻旱災好比溫水煮青蛙,一天兩天都能憋過去,而當發現真正出大問題的時候往往束手無策了。
自救加上各地的援助,記者昨天深入極重災區晉城縣富有村,親眼目睹堅強的云南人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動起雙手,力爭減小天災帶來的損失。
引滇池水生活和灌溉
晉城縣城位于滇池南端,依山靠水,卻并不能躲開旱災,淪為重災區。從中巴車下來,記者就落在了飛揚的塵土中,每輛車的經過都令塵土遮天蔽日,蔚為壯觀。
走不多遠,有一口清冽的池塘忽然出現在路邊。這口近200平米見方的池塘水說不上干凈,但至少還有些碧綠顏色,和那些烏黑的水溝比可人許多。幾名村民正在用池塘水清洗碧綠的蔬菜。這口被稱作草村塘的池塘是方圓幾公里內最大的池塘,原本干涸得幾乎見底,昨天是第一天重新被灌滿了碧綠的滇池水。四公里外的滇池成了這里用水救星之一,通過管道用泵抽吸,這口大池塘里灌滿了生的希望。
草村村民老王用這池塘水清洗著幾大捆番莛茜和大蔥。 “總算有水能洗洗這些被搶救回來的菜了,不過這個水也只能洗菜不能喝。 ”
朝著大路向北,就來到了晉寧縣晉城鎮富有村。在田間地頭,每隔五六十米就能看到一個深四五米,占地十平米見方的“水井”,而井底那點點積水在抽水機的作用下,迅速萎縮。用這種“井”抽水灌溉莊稼的村民說,這些是淺層的地表滲水,并不算地下水,只能灌溉不能喝。即使是這樣的水,每天也只能滲出一點點,對于周邊大面積的莊稼來說,灌溉起來杯水車薪,但聊勝于無。
接水管引入自來水
滇池水作為生活用水馬馬虎虎,灌溉莊稼也可以,要是當作飲用水,那是令人搖頭的。苗要活,人更要活,解決飲用水問題成了附近十里八鄉的首要課題。
沿這個擁有3000多人的大村莊規模著實不小,飲水的壓力可想而知。村委副書記戚榮貴打開了蓄水井大院的鐵門,眼前一口面積上百平米的方形石砌大井和之前那些簡陋的井相比,顯得有幾分“豪華”,這就是維系著全村人命脈的水井。井的歷史有幾十年了,大旱之下卻也扛不住了,余水逐漸干涸,只剩下底部淺淺的一層水,而部分水面已經開始長綠苔之類的生物了。
穿過旁邊的磚墻有幾根碗口粗的管子伸了進來。 “我們不能只等著一天天干旱下去,只靠政府送水也不是辦法,就集資和貸款湊了8萬元,修了這么一條管道,通往幾公里外的晉城自來水廠,這幾天就能通水了。 ”在富有村掛職鍛煉的大學生村官小鄭解釋道。當自來水通過來,就能蓄滿這水池里的水,并極大改善村民的飲水質量,大旱之年至少飲水無憂了。
努力打井喝上潔水
在這人畜都等水喝的節骨眼上,昆明晉寧縣晉城鎮富有村下轄的土磨塘自然村里打出了一眼水質清冽的高質量井,用土磨塘村八組組長楊鳳春的話說,這眼井是土磨塘人的“福氣和榮耀”。昨晚頂著漆黑的夜空,記者坐著富有村里三輪摩托,在田埂路上跳顛了三公里,終于找到了這昆明地區打出的第一口出水的井,而且目前為止也是唯一的一口。
在云銅集團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承擔的在昆明和曲靖地區負責地下找水任務的10個突擊隊中,目前唯一的一眼涌出地下水的井就是土磨塘村的這口。說到這口井,楊鳳春滔滔不絕。當時勘探隊選址,在幾個候選地址中偏偏選中了當年土磨塘村那口干涸的老井旁才兩三米的地方。這口老井是幾十年前老楊定址開挖的,成了全村142戶人家460口人的飲用水源。而這次百年難遇的旱災令老井也難逃干涸的命運,想不到隔壁打出的新井水質又好流量又大。這口新井深52.2米,每日流量84立方米,水質經化驗達到飲用水標準。
這口井帶來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就在一公里開外的另一個村莊里,第二批深井正在開打,村民們翹首企盼。好消息接連不斷。22日上午,蒙自縣雨過鋪鎮新光村在云南省國土資源系統職工幫助下,經過13天的奮戰,掘進地下深度290多米,終于在22日上午打出了深層巖溶水,成為云南第一口正式出水供應的深水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