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低碳經濟被多次提及,聯訊證券分析師杜明學認為,從政府工作報告對新興產業描述來看,相關產業發展規劃已呼之欲出,預計“兩會”后,
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產業發展規劃將會出臺。
作為投資者,除了過上“低碳生活”之外,是否也應將目光投到環保行業去捕捉“綠色”的投資機會?
環保行業盡管涉及面很廣,但主要可分為污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和大氣污染治理等相關的子行業,其產業鏈包括環保設備的設計和生產、環保工程的建設,以及環保設施的運營等。
循著上述三大子行業,我們便能挖掘出三條環保行業的投資主線:固體廢棄物處理、污水處理、大氣污染處理。
固廢處理:將進入黃金10年
“固廢處理將進入10年黃金期,我們看好這一領域未來的發展前景。”某分析人士表示。
而這一說法的確有數字支撐。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固廢處理投資規模為2100億元,年均增速18.5%,而環保部中國環境規劃院預測,“十二五”期間,環保產業規模將達到3.1萬億元,其中固廢行業達8000億元,同比“十一五”翻兩番。
銀河證券分析師馮大軍預計,固廢處理產業將迅猛發展,產業的年增長率將至少達到30%。
事實上,近三年環保設備行業產值增長分別為13%、17%、25%,均快于GDP增長速度,2009年的增速更是超過GDP增速的2倍。
今年,固體廢物處理設備按照“十一五”規劃將達到110億~120億元的目標,占環保行業產值的比例將從前兩年的5%提高到10%以上。
東海證券分析師陳鵬認為,固廢處理行業是環保產業中最具成長潛力的環節,政策扶持預期與投資規模將推動行業景氣持續攀升。
“前幾年空氣污染和水污染處理發展較快,固廢處理相對較慢,接下來的時間里固廢處理將獲得較快發展。”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據了解,固廢處理產業發展遲于水污染和空氣污染治理3~5年。在未來2~3年里很可能將進入建設高峰期。
馮大軍認為,垃圾處理將是下一個“污水處理產業”,隨著生活垃圾收費政策逐步落實,產業年增長率將至少達到30%。
從上市公司來看,A股市場中值得關注的固廢處理公司主要有南海發展(600323.SH)和合加資源(000826.SZ)。
其中,合加資源是國內最大的以固廢處理業務為主的環保公司,已經有北京阿蘇位和上海青浦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項目的示范工程。該公司在國內的三大垃圾處理技術方案尚都有技術和項目儲備,不管未來行業主流技術方案是垃圾焚燒還是綜合處理,都有強大的綜合實力。
南海發展是廣東佛山市的區域水務龍頭,具有完整的產業鏈,隨著垃圾焚燒發電工程在2010~2011年陸續完工,垃圾處理產能將增加4倍,發展前景被外界看好。
污水處理:工業污水市場仍處發展初期
污水處理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市場和工業污水市場。馮大軍認為,污水處理率和污水處理價格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預計未來污水處理產業的年增長率為20%。
從工業污水市場來看,目前仍然處于發展的初期,該產業主要涉及大型工業污水的處理項目。同生活污水處理有所不同,工業污水處理市場會受到國家是否對其執行嚴格的環保排放標準以及宏觀經濟發展狀態的影響。
從公司來看,目前A股市場中可以關注的工業污水處理公司主要有萬邦達(300055.SZ)。據了解,萬邦達是國內化工行業水處理的龍頭企業,定位于為國內大型煤化工、石油化工項目的水處理系統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馮大軍認為,目前大中城鎮生活污水市場的原始高速發展期已經基本完成,今后將保持年均15%的增長率。
A股市場中需要重點關注的生活污水處理公司主要有創業環保(600874.SH)和首創股份(600008.SH)。其中,創業環保擁有20年的污水處理經驗,在污水處理能力方面較突出。首創股份主業為自來水生產銷售和污水處理,長期來看,公司自來水業務利潤提升空間很大。除此之外,剛剛轉型做污水處理的藍星清洗(000598.SZ)也值得關注。
大氣污染處理:
脫硫、脫氮、除塵市場穩定增長
在城市中呼吸著森林般清新的空氣,是很多人的夢想。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空氣質量要求的提高,大氣污染處理產業發展迅速。
國務院之前出臺的針對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氣體的大幅減排目標,更是為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據了解,大氣污染處理產業主要包括脫硫、脫氮、除塵市場。其中,脫硫技術和工藝基本成熟,脫氮將會發展成為下一個脫硫產業,而除塵產業發展依賴于執行嚴格的煙塵排放標準。
分析人士預計,今后脫氮和除塵等大氣污染處理產業的年增長率約為10%。從A股市場來看,需要重點關注的大氣污染處理公司主要有龍凈環保(600388.SH)和菲達環保(600526.SH)。
其中,龍凈環保是除塵、除硫的龍頭公司,未來脫硫、除塵的市場化程度還將繼續加大,這將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菲達環保是國內大氣污染防治設備制造業龍頭,主要產品應用于電力、冶金、建材三大行業。業內人士認為,2020年的大幅減排目標以及“十二五”期間對環保的投入將對其構成長期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