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米長的“溝渠”里鵝卵鋪道,蘆葦蕩蕩,菖蒲悠悠,不遠處“華夏名亭園”中恰有白居易的浸月亭——不得不讓你想起詩人的那句名言“楓葉荻花秋瑟瑟”。不過,這么好的意境其實是“歪打正著”。昨天,北京市中心城區重點水域水質改善工程在陶然亭湖、動物園湖同時啟動。陶然亭湖西南邊將修建250米長的“生態溝渠”,用以掩人耳目——把凈化水質用的生物濾池藏起來。
湖水渾濁影響景觀
蓄水量24萬立方米的陶然亭湖自2001年以來,隨著天然水資源的短缺,南護城河補給的水逐漸減少,湖水水質不斷惡化,水華頻繁發生,雖采取多項措施,效果都不明顯。動物園蓄水量雖然只有6.5萬立方米,卻是幾百種水禽動物的家,飼料、糞便再加上人為投喂,湖泊污染嚴重。2002年以后公園只進水不出水,湖水渾濁,污染的水體雖然不至于威脅水禽們的生命,但白天鵝似在“綠漆”中談情說愛,鴨子們如在泡沫中低頭捕食,卻嚴重地影響了園內景觀。早在2005年北京市“兩會”上,就有人大代表提出“改善動物園水禽動物的生活環境”建議。動物園雖多方努力終因上游來水太少,水質不見好轉。
湖底鋪管自體循環
據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介紹,還清工程主要是在兩個湖底鋪設總長2000米的管道,臟水進入水管,通過凈化設備,凈水流出。動物園湖水更新一次需要6天,陶然亭則需要12天。雖然是自體循環,但畢竟是“流水不腐”。此外,湖內大量種植菖蒲、蘆葦等水生植物,建立人工濕地,提高湖水自凈能力。兩大湖泊還清工程總投資4200多萬元,今年8月竣工。屆時,公園水景景觀可有較大改觀,水體透明度增加,重現水清岸綠、野趣橫生的迷人景色。
記者獲悉,為保證中心城區重點水域水質,北京市水務局和市公園管理中心已建立水質監測信息網絡,每周定期定人巡查監測。頤和園、北海、北京植物園、玉淵潭和紫竹院等各大公園也將根據兩大湖的改造措施,增加治理力度,如放置凈水設備,放養魚類,種植水生植物,加大水體保潔維護等,以確保歷史名園水質良好,景觀優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