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太堡街某宿舍的一位市民向本報反映:"家中自來水水質異常,有膠皮味。"經市自來水公司工作人員認真排查,原因找到了,系該住戶違規私接供熱水,供熱水串入自來水所致。如何避免水質受到污染?如何確保居民安全飲用水?3月2日,本報記者深入到市自來水公司,就水質安全問題進行了深入采訪。
全方位 多頻次 無縫隙監管
3月2日早晨,記者跟隨市自來水公司水樣采集員程曉兵,對市自來水公司十水廠、五水廠和太原市黃河供水有限公司呼延水廠進行了采訪。
市自來水公司供水水源由地下水和地表水組成。地下水水源主要有蘭村、棗溝、西張、三給地壘4個地下水源地,均為優質深層巖溶水。其中,棗溝水源和三給地壘水源還達到了《天然飲用礦泉水》的要求,屬低鈉、含鍶、硬度適中的優質飲用礦泉水。各水廠生產工藝是由水源地深井開采,經潛水泵提升,由輸水管道進入水廠清水池,加氯消毒,經檢驗合格后進入城市管網;地表水是經太原市黃河供水有限公司呼延水廠處理后的引黃水。該廠采用混凝、沉淀、過濾和消毒的凈水工藝流程,將地表水凈化為生活飲用水,水質達到并優于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在十水廠、五水廠內看到,各角落都安裝了攝像頭,廠內任何一處都可在辦公室內的電腦上一目了然。十水廠郝廠長介紹:"水廠嚴禁外來人員進入、靠近水源。為確保萬無一失,各蓄水池上部的通氣孔等部位也用電焊的方法,進行了密封。此外,每天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定時、不定時地對廠區進行巡檢。可以說,地面上的一粒塵土都不會進入水源。"
在呼延水廠了解到,該廠除嚴密的監控措施外,水質檢測措施更是繁多。在水源地,對渾濁度、PH值、溫度進行實時檢測;在凈水車間,對沉(淀)后水、(過)濾后水、渾濁度、余氯等6項進行實時檢測;在水廠化驗室內,工作人員每日對余氯、氨氮、鉛、耐熱大腸菌群等14項檢測2至3次。同時,市自來水公司還每月對呼延水廠水質進行全面分析。市環保局、省引黃中心實驗室每月對水廠水源地水質進行29項常規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