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旱嚴重,地里烤煙全部枯死。記者江洋攝
“現在曲靖、楚雄等地已經開始限水。如何從金沙江調30億立方水來解決昆明為中心的城市發展和工業發展非常重要。現在水利部已經提出要加快滇中調水步伐,把滇中調水寫入金沙江流域規劃,希望國家盡快批準這一方案。”全國人大代表、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羅正富在昨日云南團的分組討論中強調了滇中調水的緊迫性。
60年一遇的旱災嚴峻考驗了云南的水利,也使“滇中調水”規劃更顯迫在眉睫。在此次全國兩會上,云南團代表們的一份《關于加快滇中調水工程前期工作的建議》迫切希望滇中調水項目能夠爭取在“十二五”末開工建設,并由國家相應補助一定的前期工作經費,長遠解決滇中地區的水利困境。
緊迫
嚴峻旱情亟須調水解渴
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晏友瓊表示,滇中調水構思始于上世紀50年代,云南的潤滇工程提出也接近10年,要是此工程和滇中調水的進度快一些,云南今年的旱情可能也不至于如此嚴峻。“不是要求不迫切,也不是沒有規劃,重要的是國家有關部門要給予支持,實際措施就是批項目和資金傾斜。”
滇中地區是全國聞名的老旱區之一,早在上世紀50年代,為解決滇中地區缺水問題,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沖率有關專家反復調查研究,并9次考察金沙江,提出了“滇中調水”的宏偉設想。1960年,國務院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完成的《金沙江流域規劃意見書》中就明確滇中調水是金沙江流域綜合利用任務之一,提出了“由虎跳峽庫區引水,發展滇中高原”。1986年,全國第一次水資源規劃成果《明確水資源利用》明確指出,滇池流域的缺水問題已到了必須從外流域調水補充昆明城鄉生活和工農業需水的地步。1990年和2002年國家也兩次把滇中調水列為開發項目。“十一五”期間,水利部就已將滇中調水工程列為“十一五”重大水利前期工作項目,并給予了專項前期工作經費……50多年來,在全省人民的期盼中,國家和我省各級領導專家對滇中缺水問題的關心和重視從未間斷過。
進展
規劃已報發改委水利部
2003年5月,省委、省政府正式啟動了滇中調水工程前期工作,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努力,完成了《滇中調水工程規劃》的初步成果,并于2005年7月通過了國家級權威專家的技術審查。省政府于2008年7月批準了《規劃》,并明確了滇中地區對金沙江干流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目標,為開展下階段滇中調水工程前期工作奠定了基礎。全國人大代表、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米東生介紹,2008年9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已經向國家發改委及國家水利部上報了經省政府批準的《規劃》備案。
據介紹,在針對國家《西部大開發“十一五”總體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滇中調水工程被納入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編制的《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前期工作三年滾動方案(2010~2012年)》(征求意見稿)中,該方案是推進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項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指導,也是進行項目審批、核準的重要依據。
建議
力爭“十二五”末開工建設
建議指出,鑒于近年云南旱情頻繁發生,目前正遭受60年一遇嚴重旱災,滇中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更加凸顯,為加快推進滇中調水工程建設步伐,懇請國家將云南省滇中調水工程列為“十二五”規劃重點工程建設項目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項目,爭取在“十二五”末開工建設,并由國家相應補助一定的前期工作經費。
羅正富透露,目前正在計劃將來在金沙江奔子欄以下造一個取水點,可以取水實現自流。此外還有筑水壩的另外一種考慮,筑壩后可以將水引出700多公里,還能夠與水電開發相結合,不但綜合利用發電,還能夠防洪。
展望
最快12年后實現通水
“這次干旱反映了我省水利設施的薄弱,靠天吃飯的還是靠天吃飯,所以如何在嚴峻形勢下,痛定思痛,下定決心加快水利工程建設很重要。”全國人大代表牛紹堯建議,加強滇中地區的調水前期工作要加快,有的水利工程是省里積極組織的,但有的不是省里一方就能夠實施的,尤其是滇中調水。所以希望國家能夠給予支持,把滇中調水工程作為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工程項目,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項目,能夠盡快開工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楊光成也表示,云南旱情之嚴重,要引起國家高度重視,在資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幫助云南渡過難關。從長遠看,要下決心解決水利化程度低的問題,希望能夠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定下來并開始實施。
據了解,根據《關于加快滇中調水工程前期工作的建議》,滇中調水工程屬特大型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周期為4~5年,建設周期為8~10年,即便現在開始啟動,最快也要到2022年后才能實現通水,所以盡快決策啟動滇中調水相關前期工作勢在必行。
記者 王云 馬益華(春城晚報)
|